中新社太原12月7日电(张素)历经44载,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7日实现200次发射。从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托举中国首颗自主研制的东方红一号科学实验卫星一飞冲天开始,长征关乎中国航天事业的漫漫征程。站在下一个100次发射的出发点,业内专家预测未来看点。
看航天:载人航天进入关键,火星探测完成论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列出一份航天计划表。载人空间站方面,2018年前后,中国将发射试验性核心舱。在2022年前后,研制并发射基本模块为20吨级舱段组儿童白癜风怎样治疗合的空间站。
雷凡培介绍,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长征7号运载火箭、神舟10一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11火箭等主要飞行产品目前已进入研制生产的关键阶段。依照计划,将于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随后发射神舟10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之对接。
此前第十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展出火星探测器模型引发广泛关注。雷凡培称,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已完成论证,目标是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探测和巡查探测,获得自主火星探测科学数据,实现深空探测技术的逾越。
他泄漏,火星探测器计划于2020年前后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发射场发射入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
看火箭:发展重型运载火箭,构建新型火箭体系
国际宇航科学院(IAA)授与的航天领域最高奖项冯卡门奖获得者、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坦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与国际主流水平仍有差距,美、俄、欧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都到达了20吨以上,中国现役运载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覆盖0.3吨至9.5吨。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p>专家指出,火箭运载能力大小决定着空间运用水平的高低,中国航天亟需提高运载能力,包括发展重型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是指起飞推力在3000吨上下、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在100吨左右的火箭,主要用于载人登月任务和发射大型深空探测器。
雷凡培表示,计划通过5年时间突破重型火箭整体设计、46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220吨氢氧发动机等关键技术,为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研制打下基础。吸取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经验,用约15年时间完成重型运载火箭研制,在2030年左右实现首飞。
另外,中国将构建新一代大、中、小型运载火箭的发展序列,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的大推力运载火箭,完成现役火箭的升级换代。
看运用:造福民众生活,展开国际合作
综观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200次发射,曾托举中国首颗静止轨道实验通信卫星、中国首颗气象风云卫星等上天,曾托举16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曾成功发射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卫星,使中国民用遥感卫星领域步入米级时期。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许达哲在受访时表示,将发射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实现全球导航定位,服务于数字化、信息化的日常生活。后续的高分三号、4号、五号等任务则将为农业、林业、交通、城市规划等提供信息服务。
许达哲表示还将加快建设空间基础设施,以提供站得高、看得远的信息数据,在现今信息化发展情势下提供大数据。
另外,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40次国际商业发射、发射了46颗商业卫星。7日发射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所属资源一号系列卫星,是由中国和巴西两国共同投资、联合研制,惠及500多个用户,被称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业内人士表示,要提供更加周全、稳妥、可靠的服务模式,除承当发射任务和整星出口,还将提供技术人员培训、地面运营基地设施等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来争取国际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