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的一种常见运动障碍。公认的痉挛定义为,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导致的以速度依赖性肌张力增高为特征的运动障碍,并伴有腱反射亢进。脑卒中后肌肉痉挛是造成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肌肉持续痉挛会导致肢体挛缩,限制患者活动,是妨碍康复训练进行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1治疗目的
使用体外冲击波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治疗效果。
2临床资料及评估量表简介
患者符合标准,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在运动疗法基础上加用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1次/周,共5周。ESWT前和治疗5周后,应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Barthel指数评分对偏瘫肢体进行评定。
3冲击波治疗方法
使用翔宇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仪进行痉挛肌群的ESWT治疗,1次/周,共5周。ESWT治疗操作:确定具体痉挛肌肉,患者摆好舒适体位,在痉挛肌肉相应皮肤表面均匀涂以耦合剂,将探头紧贴肌腹予以冲击,注意避开主要血管与神经走行的解剖学位置,冲击波压力强度2~2.5Bar,冲击频率10Hz,冲击次数2,次/部位。两组均于治疗5周后给予疗效评估,进行同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4治疗效果
通过体外冲击波后效果明显降低痉挛的发生,治疗组组内比较:有效率达到96.67%,5周后FMA、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MAS、FMA、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1对慢性肌张力增高肌肉纤维化和肌肉黏弹性等机械特性的作用:
Manganotti等通过研究提出假设,即冲击波治疗痉挛的机制可能是对结缔组织决定的肌肉机械特性有直接作用。
2对邻近肌腱的肌肉纤维的机械刺激:
Leone等的研究证明对肌腱持续或断续的加压可降低脊髓兴奋性,但不管临床效果或神经生理作用都不能持久。
体外冲击波疗法是一种全新的无创治疗技术,具有非侵入性、操作简便、无痛、无辐射危害、并发症少、风险低、周期短、费用相对低廉等优点。冲击波可产生一系列物理及生物效应,发挥其松解粘连组织、缓解痉挛作用。本文有效的证实了应用翔宇医疗冲击波疗法配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进行治疗,疗效肯定,无副作用,是一种全新的治疗组合和理念,值得向临床广泛推荐。
翔宇医疗冲击波服务团队
左利刚:
马龙祥:
梁超:
范慧轩:
体外冲击波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