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真正的高手,不在于能力超群,而是能

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24/5/28 10:24:40   点击数:
  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我们先讲一个小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制作车轮的木匠,工艺特别好。有一回,齐桓公正巧遇见他在大殿外制作车轮。齐桓公就问他,为什么你做的车轮,技术特别好呢?木匠就告诉他,制作车轮的过程哪,有的人慢,有的人快。制作的慢呢,自己比较省力轻松,但是做出来的车轮却不牢固,如果速度太快呢,自己又比较受累,而且因为速度快,做工就太过粗糙。到底什么样的车轮才是最好的呢,要我说啊,只有不快不慢的速度才是最好的。齐桓公又问他,那你说来说去,不还是没有说清楚啊?木匠就告诉他,因为我制作车轮的时间长了,手法技巧都在我的心里,这些光用嘴是说不清楚的,只能用心去感受。我的儿子来向我学习制作车轮的方法,但他无法完全学习到我的精髓,因为他只有在一日复一日的磨练、工作中才能领悟到其中的奥妙所在。看起来,这不过是手匠人制作车轮的一个小故事罢了,但其实它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就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万事万物中蕴含着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只有真正有心和热爱思考的人,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寓意。这里面的道理,和老子《道德经》中所阐述的“道”,如出一辙。只有真正了解这其中的奥妙,以及用心感受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才能体会到生命更美好的意义,享受更自由的生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子《道德经》的第一章,天地之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道”字,就是我们刚才故事中所提到的,天地万物自然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规律。从一朵花开到花败,从人的出生到死亡,“道”始终贯穿在整个事物的成长衰亡过程中。它看不见,摸不着,也不会因为人为的意志而改变。但是就是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总会在脑海里想象他的样子,而试图用语言来描绘它。可是即便我们能够用语言来描绘我们所认知的道,我们也无法完全掌握,或者说是能够全面的定义“道”的存在。所谓“大道无形”,说得就是这个意思。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虽然无法明说,但是我们可以用两个相对的概念来模拟它的状态。一个就是“无”,另一个就是“有”。在天地万物未形成之前,世界呈现一种虚无的状态。但是它本身就具有一种生发的能力,就是所谓“有”的能力,它好比是万事万物正在孕育的状态。“无”是一切的开始,无中生有,“有”便是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个世界有两个状态,一种是静态,而另一种是动态。而我们平时所感受到的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动态的,他们都在不断的转变和发展中。所以说如果我们想体会“道”,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便回到最原始空无的状态。就好比是一个人的心,原本应该是一种放空的状态,但是正是因为人有欲望和念想,我们会因为外在事物的变化而感到焦虑,难过,痛苦,悲伤等。所以我们常说,一个人,只有放空自己,像孩提时那样天真浪漫,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道”的奥妙所在。《心经》里说“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也就是说跳出自己才能看到自己。跳出自己,也就是让心保持极度的清静。恢复平静以后,一切事物的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了。当然,“有”和“无”是道所存在的两种状态,我们只能用语言尽可能的把它描述出来。所谓无中生有,静极生动,动的转变而形成了万事万物。所以说老子才将它称之为“玄”,众妙之门。它变幻莫测,奥妙无穷,这便是“道”的所在。由此我们又回到了全文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思想。那么了解了道,知道了事物变化的自然规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帮助呢?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通过不断汲取外在的知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一直在用自己主观的认知方式在看待这个世界。在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外在环境与内在的期望不相符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扰和情绪。举个例子,比如你和朋友吵架了,你感觉到很生气,你因为对方的不理解而感到苦恼。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你又是否理解你的朋友是如何想的呢?即便是同一件事情,我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对于事物的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只不过是用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定义这件事罢了。你所生气的,不过就是因为事情没有如你所愿那样发展。可是,万事万物自有它发展的规律,我们又何必执念呢?再比如说,同样是做自媒体,有的人做得好,我们心里既羡慕又焦虑。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因为每个人付出的时间不一样,对事物理解的程度不一样,并且大环境,还有运气成分等,都不相同,所以焦虑是没有用的。曾国藩曾说:“三分人事,七分由天。知天命,方明理”一份事业的成败自有它的道理,而我们要做的便是尽可能的付出自己的努力,并尝试分析客观存在的因素,然后看淡结果,并学会在努力的过程中寻找快乐。因此解决烦恼的关键之处,就在于跳出思维看问题。当我们局限在自己的思维方式里面,被自己的欲望嗔念所吞食时,自身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即而转化为心理疾病。所以说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只有当自身处于平和宁静的状态时,我们才能感受到内心真实的自己,以及身心舒畅的状态,进而感受到各种情绪和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所在。从而更深刻地了解自己。这大概也是老子所说的“道”的奥妙所在吧。今天的解读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您继续阅读专栏的其他章节。解读国学经典,学习处世的道理和智慧,读书路上,我们一起相伴,感谢您的点赞转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fund.net/nkjb/18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