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高血压、心梗、心绞痛、心律失常以及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常在这个阶段大大增加。
心脑血管意外为什么在秋冬季高发?应该如何应对?
原因一气温低寒冷,常会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增加了心绞痛和心梗发生的概率。
有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7%。
应对策略
注意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秋衣秋裤,毛衣毛裤,该穿就得穿。气温很低或阴冷的雨雪天时,要保证合适的室内温度,外出时记得做好保暖防护。
原因二血压波动大冬季激素水平的变化、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等,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这一点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血压来回波动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容易造成心绞痛或脑血管的问题。
应对策略
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坚持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
有时,与夏季同样剂量的降压药在秋冬季的控压效果可能不理想,所以应该注意做好血压监测,出现血压升高或有头晕、头痛和胸闷等不适及时就诊,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用量。
随着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穿脱衣服,不要让身体觉得忽冷忽热。还有,避免情绪波动。
如何稳定血压?如何正确用药?如何避免与高血压伴随而来的损害?搜索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