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导专家
李世平主任
李世平,主任医师,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从医30余年,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诊疗工作。精通神经内科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各种诊疗技术和神经内科危重症的抢救,尤其擅长神经科领域高血压中风、头痛、眩晕、癫痫、神经痛、周围神经瘫痪、神经衰弱及颈腰椎病的诊治;对脑出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熟练掌握相关的腰穿、小脑延髓池穿刺、脑血管造影、脑室穿刺引流、硬膜外注射治疗、神经根注射治疗、气管插管及脑电图、经颅多普勒、CT诊断等多种技术。
这周,一波寒潮袭击上海,气温将会降到10度以下,天气一凉,医院里看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就多了。据了解,在每年的11月至来年的3月期间,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多事之时”。因此,当下时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注意加强自我保健和防范意识。
锻炼不要太早秋冬季节,这样的新闻时有报道,中老年人早晨外出锻炼,突发心梗而去世。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世平介绍,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很多人都是因为气温变化,引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从而产生急性胸痛、头痛现象。再加上没有及时就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因而,专家建议,在秋冬季节,大家尽量不要太早出门锻炼。平时,也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增减衣物,注意保暖。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其次,平日切记绝对不搬过重的物品,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洗澡时间不宜过长。第三,外出活动时应尽量少去通风环境较差、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供氧不足容易诱发疾病,在出行前也不要吃太饱,如果进食太多的话,人的血脂浓度会变高,从而加剧包括脑梗在内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心脑血管病患者外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而且应放在最方便拿到的口袋里。当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时,医院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李世平提醒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平时还应注意作息时间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间段集中在上午6时至12时,在这个时间段,心脑血管病患者(包括高血压、脑血栓、冠心病、高血脂等)及其家属尤其要特别警惕,避免因冷发病。一旦感到胸前闷痛、头晕、气喘、冒冷汗,或是疼痛转移到下巴,左臂麻木等现象,很可能是发生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前兆,患者必须迅速就医或及时告诉旁人,并及时就医。
每天6分钟预防血管堵塞血管堵塞那么可怕,那有没有方法预防呢?李世平给大家介绍一个血管操,无论你有没有血管疾患,每天在床上练一练以下这个血管操,只需要6分钟,对身体会有很多好处!具体做法如下:
1.仰卧,双腿伸直抬高45度,持续2分钟。
2.坐起,小腿垂于床下2分钟。
3.再平卧,脚尖一绷一放,连做2分钟。
李世平主任说,以上动作重复两三遍,每日一次,能起到锻炼血管的作用。
文章来源:网络有改动
赞赏
长按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