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差回来,爱人放下行李,忙着往厨房跑,把橱柜里的筷子全部拿出来,问什么时候买的,多长时间了?统统扔掉。
我不明白啥意思。大吼着说都是好好的筷子,干嘛扔掉,你发神经啊?
他解释说,这些筷子不能再用了,长时间不换、有毒,即使洗的再干净、用开水烫、高温消毒等都不行。被寄生的黄曲霉素能耐度高温,开水根本烫不死,消毒也不行,因为黄曲霉素对紫外线有超强抵抗力。
我觉得危言耸听,又心生疑惑,每天都消毒、用开水烫过的筷子,干干净净,怎会有细菌?于是,爱人就把自己前两天看过的那篇关于黄曲霉素的文章发给我看。看完之后我恍然大悟,平时只知道发芽的土豆、没煮熟的四季豆、腌制的咸菜、未煮透的海带等等,食用了会发生食物中毒,可是对于毒性最大的黄曲霉素却很少知晓。下面把我看过的内容,归类总结一下跟大家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专家指出,黄曲霉素是严重的致癌物,更可怕的是这种致癌物质常伴随我们左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这些物质就潜藏着黄曲霉素。1筷子你也许根本想象不到,与我们一日三餐最为亲近、相伴左右的餐具,居然会潜伏有黄曲霉素的风险。专家指出,对那些竹筷子、油漆筷、木筷、开裂有缝、长期使用不更换的筷子,都容易滋生黄曲霉素。有些家庭为了节省、或是懵懂无知根本没有这个意识,一双筷子都用好多年不换,这是极其危险的行为。筷子不仅需要定期更换,并且生活中最好选择不锈钢、铁制品、陶瓷制品的筷子,在筷子清洗前一定要浸泡一定时间,把里面容易滋生黄曲霉素的食物残渣浸泡出来后再清洗,可以达到去除黄曲霉素的效果。
写到这里,不禁对爱人的细心心生感恩。一个大男人家、又是公务繁忙,难得还有心思把这事放心上,到家的第一时间着手处理,顿时感觉幸福感油然而生哈!
2发霉的花生米、发苦的瓜子前不久网上疯传一条关于网民吃苦瓜子中毒现象,就是因为苦瓜子和那些发生霉变的干果中含有黄曲霉素。这些干果中,最大的隐患是来自霉菌,尤其黄曲霉素。不仅发霉、发苦的花生米、瓜子,包括一些其它发苦的干果如核桃、杏仁等,都容易滋生黄曲霉素,所以吃到发苦干果一定及时吐掉、漱口。
3劣质芝麻油、芝麻酱也许你不相信,那些吃起来可口、闻起来香喷喷、发出诱饵香味的芝麻酱,也会有潜藏黄曲霉素的风险。专家指出,对于一些劣质芝麻酱,用那些变质的花生、花生皮、芝麻糠、芝麻叶等做原料,并且真假好坏难以区分。
这里,小编为你介绍一个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冷冻法。把它放在冰箱里速冻,取出后放在常温下,如果很快融化,说明麻油纯正,否则带有明显的梗心,就是劣质油。
4剩饭、菜尤其隔夜的剩饭、菜,不仅产生有害物质亚硝酸盐,并且变质的米饭,最容易产生黄曲霉素。很多人剩饭、剩菜舍不得倒下,常年累月吃剩饭,殊不知这样既不营养,也不卫生。专家指出,那些剩饭、剩菜极易发生变质、产生毒素。
小编提醒大家,平时生活煮饭、烧菜时,要量力而行,一顿烧一顿吃完,不做太多,最好不吃剩饭菜。
5小作坊的自榨油因为储藏的问题,常使一些花生、菜籽、玉米等等发生霉变,而又因小作坊的压榨机缺乏提炼霉变谷粒的功能,区分不出发霉的谷粒。而那些霉变的谷粒被榨油后就成为滋生霉菌的载体。写到这里,想到婆婆前不久给我带的家乡自榨油,不知道会不会也有这现象呢,那也是在小作坊里炸出来的呀,不觉心底发凉。呜呜~~婆婆的心意。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既然有一物生、也必有一物克,降妖除魔的办法还是很多的。为此小编特意上网搜查、结合专家推荐等方法,给大家收集了一些既简单又实用的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第一、加热去毒、油锅热了先放盐。油炸或爆炒等方法可以减少部分黄曲霉素,同时油锅热后,先放盐。因为食盐对黄曲霉素有中和作用,它所含有的碘化物成分能有效去除食物中至少95%以上的黄曲霉素。另外,久存的植物油也会有少量黄曲霉素产生,因此不要生吃、凉拌等烹调油。
第二、多吃绿叶蔬菜。为此美国科学家做了一项真实对照,选两组人,一组吃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另一组同时吃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和绿色蔬菜,结果对照后发现,同时吃蔬菜的一组毒素明显被抵制。因为绿叶蔬菜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和叶绿酸,可以阻止黄曲霉素的吸收。同时,多食用菠菜、卷心菜、西蓝花等青菜都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和叶绿酸,可大大减少人体对黄曲霉素的吸收。
第三、用高压锅煮饭。高压锅煮饭比普通电饭锅煮饭要安全的多,不仅便于去除大米中的霉毒,且消灭黄曲霉素的效果更好。同时,淘米时最好多搓洗两边,把一些表层的霉菌彻底搓洗干净。有的主妇觉得米汤浓稠有营养,为了喝高营养、粘稠的米汤,很多情况下对大米淘洗时,仅简单冲淘,实际上这样是不安全的做法,不利于除去大米表层霉菌。
再者,黄曲霉素喜欢寄生在粮油食品、豆制类的食品中,如花生、玉米、大米、豆类和坚果等有污染的食品中,对这些食品一定要做到低温储存、干燥通风。注意食品的保质期、不囤积食物,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检查存储食物、第一时间做好处理、不吃隔夜剩饭食物等,掌握了这些生活小技能,让那些有毒的病菌,有多远滚多远吧!
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专家白驳风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