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艾灸时怎样选穴?
艾灸是通过选定的穴位进行施灸,同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恰当的补泻手法,艾灸的药性作用和热作用作用于经络腧穴,才能起到全身治疗作用。那么不同疾病艾灸时应该选用什么穴呢,下面咱们来学习一下:
常见病艾灸时怎样选穴?
1、肠胃不好:艾灸足三里,神阙,中脘、脾俞、胃俞。
2、肾虚:艾灸肾俞、关元、足三里、八髎穴。
3、大便不爽:艾灸(悬空灸)近10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
4、反流性胃炎:中脘穴、足三里、丰隆。
5、胆囊息肉:艾灸关元、期门、日月、阳陵泉。
6、扁桃体炎:扁桃体点和大椎穴。
7、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
8、糜烂性胃炎: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
9、高血压:艾灸大椎和百会。
10、便秘:灸神阙、关元、足三里。
11、早泄:艾灸关元、中极、八髎穴。
12、霉菌性阴道:艾灸关元、中极、子宫、归来、三阴交。
13、宫颈糜烂:取穴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此病艾灸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
14、子宫肌瘤:艾灸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此病艾灸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
15、过敏性鼻炎:灸迎香、印堂、肺俞、合谷、大椎。
16、功能性子宫出血:艾灸关元、子宫、三阴交和隐白。
17、肩周炎:选穴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还可以灸后按摩。
18、预防感冒:艾灸最有效果。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
注意事项:1、耐心坚持: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4、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5、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