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110问27病毒性疾病如何防治

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21-10-15 13:22:25   点击数:
  防治原则

①任何情况下,只要确诊养殖动物患病毒性疾病,一切其它并发或继发性疾病均为次要,防治措施始终围绕病毒性疾病展开。

②不得使用强刺激性的杀虫(如敌百虫、硫酸铜及农药等)、杀菌(如漂白粉、强氯精、溴氯海因等)及改水药物(如生石灰等)。

③不得进行刺激性生产操作(如过量投喂、拉网捕鱼、不得加水与换水更不得大排大灌、施用无机及有机氮肥等)。

④防治继发或并发的细菌性疾病。吃食性水产养殖动物可通过口服“服尔康”或“恩诺沙星粉”、“菌立停”等抗生素治疗并发或继发的细菌性疾病,防止已患病毒病的水产养殖动物因并发或继发感染病原菌而引起更大的死亡。

⑤加强病后康复。患病毒病的水产养殖动物治愈后体质弱、活力差,加之养殖水体多次用药,为促进患病的水产养殖动物快速康复,应及时调水改底以快速恢复良好环境,同时加强口服“新肝宝+酶合电解多维”。

防治途径

①预防苗种携带病毒。苗种携带病毒是水产养殖动物病毒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有些是因为病毒垂直传播,有些是因为病毒水平传播。常用的措施为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浸泡或全池泼洒。

②切断传染源。即水体消毒或隔离饲养,在流行水温期预防病毒传染是预防病毒病的重要措施,常用的措施为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已患病毒病的名贵养殖动物也可采取隔离饲养的措施。

③消除应激因子。在病毒病流行水温期间通常采取以下防应激措施:预防养殖水体水质恶化、预防外用药物刺激或残毒、预防暴雨等恶劣天气、预防过量投喂、预防养殖水体“倒藻”等。

④口服药物提高养殖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在病毒性疾病没有有效药物治疗的前提下,提高水产养殖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力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可通过内服免疫增强剂(如穿梅三黄散等)提高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的免疫力与抗病力。

防治建议措施

第一天全池泼洒“水鲜”或“清爽”或“渔歌”或“解毒调水宝”,第二天上午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用量加倍),下午全池泼洒“鳜鱼康”;病情严重时,上述措施可重复一次。

吃食性水产养殖动物同时口服“穿梅三黄散+新肝宝+酶合电解多维(或艾乐)”5-7天。

中博水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fund.net/jj/16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