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从读懂体检报告开始
年末岁初,大家有没有过给自己的身体做一个年终总结呢?过去的一年你的身体怎样,有没有甚么不适,体检又发现了哪些问题?今天开始,小顾大夫将教您学会简单的解读体检报告,让您不再一头雾水。
读懂体检报告系列第三篇:尿常规稍微对医学有些了解的筒子们都知道,在医学化验检验分类里面有三大常规:血、尿、粪,目前这其中两项我已讲过,那末我们接着来看体检报告的最后一部分:尿常规。在拿到体检报告的时候,相信大家觉得最不愿意做的体检内容就是尿粪常规,确切,大小便的取样经常会让人感觉不适,有的朋友们乃至体检的时候会成心放弃这两项检查,虽然它们相对其他的检验、检查来讲费用便宜很多,但是它们却有着重要意义,是医生做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数据,那末,这样的检查都各自代表甚么意义呢?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很多肾脏病变初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尿沉渣中有形成份。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它也常是提供病理进程本质的重要线索。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色彩、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尿液色彩检查在尿常规检查时,首先应视察尿液的色彩是不是正常。正常尿液呈淡黄色至黄褐色,常受饮食、药物、运动、出汗等影响。
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时几近无色;病理性的黄疸时可见桔黄色或深黄色,称之为胆红素尿,但如服用核黄素、复合维生素B、呋喃类药物也可呈深黄色,应与上述胆红素尿区分;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结核或外伤及急性炎症时(如急性膀胱炎)出现血尿,外观呈红色,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微生物、上皮细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盐及尿酸盐时呈乳白色。另外还可见酱油色、红葡萄酒色、黑褐色等色彩尿,除外药物影响后,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尿液透明的检查
新鲜尿清澈透明无沉淀。放置一段时间后,尿内的黏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步析出则出现轻度混浊。可出现絮状沉淀,特别女性的尿液。
尿液排出时即混浊,常常由于白细胞、上皮细胞、黏液、微生物等引发,需作显微镜检查予以鉴别。
酸碱度
在尿常规检查中,如果是正常的尿应该是弱酸性的,pH6.0左右,也可能由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出现中性或弱碱性,pH常波动在5.0~8.0之间。
PH值减低 可见于酸中毒、发热、糖尿病、痛风、白血病等。
PH值增高 可见于膀胱炎、碱中毒、肾小管碱中毒。
另外服用某些药物如氯化铵,碳酸氢钠(小苏打)等,都可使PH值改变。
细胞检查(白细胞、潜血)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和少数白细胞和小圆形上皮细胞存在,如果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大量白细胞、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都是生殖感染疾病的征象。
尿红细胞正常人尿常规中不超过3个,如超过3个则称为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膀胱炎、肾结核、肾结石,肾盂肾炎或一些出血性疾病。
尿白细胞正常人尿中白细胞小于5个,如果超过5个则称为脓尿。有下面几种疾病引发:泌尿系统邻近器官感染(肾盂肾炎、膀膛胱炎、尿道炎及前列腺炎等),急性肾小球炎可出现短时间的白细胞尿。
蛋白质检查
尿蛋白一般正常人逐日排出蛋白质量比较少,正常时应是阴性或是定量检查低于mg/日。如果阳性或超过mg/日时,则称为蛋白尿。
生理性缘由有:剧烈运动、发热、体位改变或受寒等都可引发微量蛋白尿,但不会连续出现。
病理性缘由有:急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性肾病变、肾淀粉样变、肾动脉硬化、心力衰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剧烈运动后及高热等。
比重检查
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大量饮水时比重可下降,大量出汗或饮水少,比重可升高。
比重增高: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高热、脱水,心功能不全等,糖尿病人因尿中有大量的葡萄糖,比重也高,有时可达1.以上。
比重减低: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崩症。
尿糖定性检查
正常人的尿中可有微量葡萄糖的存在,但由于量少,在化验单上常常是阴性,即没有。如果有阳性结果出现,这时候称为糖尿。
生理的糖尿:如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可引发糖尿。另外在一些颅脑外伤,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也可引发糖尿。生理性糖尿多为暂时出现的,为机体的应激反应致使。
病理性的糖尿: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其次一些其他疾病如甲亢、肾炎、肾病综合征、柯兴氏综合征等,肝硬化也可引发糖尿。
药物引发糖尿:这些药物有维生素C、异烟肼、阿斯匹林,这时候的尿糖也可呈阳性,称为假性糖尿。
尿酮体
酮体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产物,尿中含量很少,所以通常尿常规检查中酮体应为阴性。如是阳性时,称为酮尿。
生理性酮尿:剧烈运动、高脂饮食、饥饿、妊娠呕吐,及某些应激状态。
病理性酮尿:糖尿病、子痫、重症不能进食、消化吸收障碍等胃肠道疾病。
尿胆红素与尿胆原检验
尿胆红素正常结果为阴性。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时呈阳性,溶血性黄疸时呈阴性结果。
尿胆原正常结果为阴性或弱阳性。病毒性肝炎初期在黄疸出现前,尿胆原便可增高;溶血性黄疸时呈阳性或强阳性;阻塞性黄疸时尿胆原可呈阴性。
管型检查
正常尿液中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
在肾实质病变(肾小球肾炎)透明管型增多,并有较多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的出现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脓细胞为死亡的白细胞。
以上简介了尿常规化验单中的一些项目。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许多项目的阳性改变都可因生理因素,如运动,精神紧张引发,所以一份化验单的异常常常说明不了甚么,但如果连续几份化验都有异常,或兼有其他疾病时,应引发足够的重视。由于尿是由肾脏生成的,所以尿化验的异常与肾脏疾病关系最为密切,一些疾病,比如藏匿性肾小球肾炎常常没有任何其他症状,而尿常规却能发现有异常的改变。
小顾大夫特别提示从预防医学的角度斟酌,应每一年最少进行1到两次以上的尿常规检查,以对一些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以尽早医治。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更多健康小常识,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