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是吗?
做心理测验=有心理疾病?
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量在心理咨询中能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
常见类型
按测试目的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类:
1.能力测验:包括智力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前者主要测量人的智力水平,后者多用于升学、职业指导服务(如绘画、音乐、手工技巧、文书才能、空间知觉能力等等)。
2.人格测验:主要测量人的性格、气质、兴趣、态度等个性特征和各种病理个性特征。
3.记忆测验:包括短时间记忆测验和长时间记忆测验,主要用于外伤引起的记忆损害和老年人记忆减退。
4.适应行为评定:评估人们社会适应技能,包括智慧、情感、动机、社交、运动等因素。
5.职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心理测验,由于许多年轻人希望在未来竞争中既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气质,又能适应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在择业前往往求助心理学家。
选择合适的测验
1.首先必须明确测试目的。
由于每一个测验都有其特殊的用途和使用范围,所以测验使用者首先要对各种测验的功用及特长、优缺点有一个了解。例如,为了给入学新生分班,就可以给学生进行测普通的智力测验;如果学生的学习有特殊的困难,这时就可以给学生施测专门的学习障碍诊断测验。
2.不能只是根据测验名称盲目地选择测验。
必须了解该测验的真正适用范围和功效,否则就会造成测验使用不得当。
3.查询一下所用测验可信度、测量准确性等。
选测验还应考虑该测验是否经过了标准化,它的信度、效度如何,常模样本是否符合你的测试对象,常模资料是否太久而失效等。因此平时网络上的小测试,大家仅供娱乐即可,如果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测验分析,还是尽可能的选择在专门的心理测验机构,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来进行操作。
但是要注意
心理测验只能提供一个专业的心理学方面的参考,并不能为一个人下终生的论断。无论任何人,在对测试结果进行解释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不要把测试结果当成是“终生的标签”。
最后,心理测验可以用于心理疾病情况的了解,也可以用于日常人们的人格、智力等情况的了解。所以,千万不要再误解它了。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