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虐的肺炎病毒为什么被命名为2019n

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23-4-9 10:14:23   点击数:
  

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已将此次来势汹汹肺炎病毒命名为-nCoV(新型冠状病毒)。

这一命名如何确定?其中的数字和字母又代表着什么含义?为什么长得跟17年前的SRAS不一样?

-nCoV,“”指年,“n”是英文字母“novel”(新型的)的字首,而“CoV”则是“coronavirus”(冠状病毒)的简称。因此这一名称中包括了病毒出现的时间、类型以及种类。

WHO命名传染病大多以发生地命名居多,例如埃博拉病毒疫情首度发生在非洲的埃博拉河流域,因此以该河流命名;由蜱虫传染的莱姆病在美国的莱姆镇(OldLymetown)暴发流行而得名(贾斯汀·比伯、艾薇儿都曾中招);中东呼吸症候群冠状病毒感染症(MERS,MiddleEastRespiratorySyndrome),病毒名称为MERS-CoV,得名源于病例集中在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和沙乌地阿拉伯等中东地区。

我们更加熟悉的SARS当年在北京暴发,但并没有被被命名为“北京肺炎”或“中国肺炎”,而是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简称SARS,病毒名称为SARS-CoV。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没有像网传的一样被命名为“武汉肺炎冠状病毒”而是-nCoV,疾病也没有被命名为“野味肺炎”“武汉肺炎”。

疾病除了本身的杀伤力外,它的名字也具有某种破坏性,与疾病名字有关系的人会觉得受到侮辱或遭到歧视。年5月,WHO发布了最新的新疾病命名规则,规则中要求命名既要包括病毒的基本信息,也要包括相关的特征信息,同时避免出现有指向性的信息。新规则的目标在于反应真实具体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疾病名称对于贸易、旅游、动物福利以及任何文化、社群、国家、种族、宗教群体等不必要负面影响。

命名规则中明确指出了在对新发现疾病进行命名时,要避免出现地理信息(例如城市、国家、地区、大洲等)、人名、动物或食物名称(例如禽流感、猪流感)、文化/人口/职业信息(例如外国人、厨师、护士等)和会引发过度恐慌的内容(例如不明的、致死的等)。名称中避免出现上述内容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被命名的地区、国家、物种等被污名化,也能降低民众的误解。

同时,命名规则中还补充,“重症”(Severe)适用于初始病死率(CFR,casefatalityrate)很高的疾病,SARS即采用了这一规则。“新型”(Novel)可以用来表示以前已知类型的新病原体;当有必要区分在不同年份发生的类似事件时,可以使用日期。-nCoV中的“n”和“”即来源于此。

指导原则公布后,支持者认为新的命名规范可以减少对公众心理上的伤害。但是也有医学研究者批评,不能为了政治正确而让人们越来越难以辨别疾病,如果把“中东呼吸综合征”改名为“β冠状病毒属C群I型呼吸道疾病”,未必是更好的方式。

规范规范,不仅要“规”,还要有“范”,“范”的含义不仅是法则,同时也是示范、模范,具有引导性,会被模仿效法。疾病名称一旦给出,尤其是随着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即使名称不合适,广泛使用之后也很难进行更改。可以想象,如果此次肺炎被命名为“武汉肺炎”,病毒被命名为“海鲜市场冠状病毒”,对于武汉市以及各类海鲜市场的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为新出现的疾病取一个合适的名称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疾病和病毒的命名规范除了考虑到规范性和科学性,也要照顾到对于社会认识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专家指出,此次-nCoV的命名方式可能会成为以后命名新型冠状病毒的惯例,采取更加中立的方式,避免误解,减少负面影响。

来源 汉语堂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编辑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fund.net/jj/1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