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95%的人将无法创造并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哈尔·埃尔罗德你还记得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吗?
五年级时,有一次的作文题目是写《我的梦想》。
当时,我在作业本上是这样写的:我希望将来我能成为一名老师或者演员。
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我早已不记得了,现在想来,可能是喜欢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样子,或是喜欢演员通过演戏来表达人物的方式。
然而,到今天我一个梦想也没有实现,不知道你们的梦想都实现了嘛?
今天在《早起的奇迹》中看到一句话:
只有5%的人能成功地创造自由的人生,而剩下的95%将继续在泥沼中挣扎。
也就是,大部分人都会归于平庸,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但如果你想和现实搏一把,想要脱颖而出,该怎么办呢?
书中给出了三个方法:处理好人生四大名题、避免常见的7个错误、学会规划人生路线。
01至关重要的人生四大名题人生四大名题,即生理、心理、家庭、财务。
每个人的人生都和这四方面息息相关,无论哪一个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发展。
1.生理
生理健康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比如肥胖,就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而且肥胖的人,因为身体健康程度比较低,精神状态都不会太好。
就拿我自己来说,几乎每天都会用喝茶来提神。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坚持跑步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对于一个靠写作为生的人来说,体力跟不上,创作出来的作品难免差强人意。
2.心理
如果一个人经常跟你抱怨这抱怨那,你还愿意跟他交往吗?
我想大概率是不会的,爱抱怨体现出的是消极心理,我们都愿意接近积极的、有正能量的人。
除了消极心理,还有的人会焦虑甚至是抑郁,当一个人无法平静下来,你觉得他能做成一件事的几率有多大呢~
3.家庭
一个幸福的家庭是你最大的底气,当你在外面受了委屈,家会成为你避风的港湾,让你感觉到轻松、安全。
《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如果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就不会在找伴侣时,只考虑有钱这一点。
如果她把供养家庭的钱用来提升自我,或者买房,就不至于到了30多岁,无房无存款。
4.财务
一个人、一个家庭的财务问题,会决定他们的目光能看多远。
比如,找工作时有一定的积蓄,我们就可以更多的去考虑这份工作的发展前景,没有遇到合适的工作,也可以再等等。
但是,当你兜里没钱的时候,哪还顾得上什么发展不发展的,能尽快赚到钱,解决基本生活才是眼下最大的问题。
这四个人生命题,对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02常见的7个错误,随便犯一个,都会让你一生碌碌无为前面我们说,95%的人最终都会归于平庸,为什么呢?
因为是人就会犯错,尤其是这7个常见的错误,几乎每个人都犯过。
1.“后视镜综合征”
开车的人都会经常看后视镜,尤其是在要拐弯、变道的时候,能清楚后面的路况。
人生中,如果我们总是看后视镜,从中回忆自己以往的经历,将未来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画上等号,不管我们有多大的潜能,都发挥不出来。
我们只有向前看,通过前面的路况来决定车速快慢,是继续走这条路还是换一条赛道。
2.目标很低,只要“活着”就行
小时候,我妈经常说,她只会种地,别的什么都不会,所以她只能让我们读完初中,后面就只能靠自己了。
我比较幸运,在姐姐的帮助下读了高中,而姐姐,真的就只读了初中。
低目标,就意味着我们一直生活在舒适区。
就像摘果子,有的果子你踮踮脚就能够着,有的跳起来也能够着,但你就是不肯努力一下。
想要脱离95%,战胜平庸,你需要设定一个人生目标,一个你发自内心地想实现的目标。
它能在你即将躺平时,驱动你立刻站起来,继续努力。当然,这个目标是可以随时调整的。
3.“孤立事件”谬误
“孤立事件”谬误,就是我们认为一次选择和行动,只会影响眼前的事情。
比如,早上闹钟响了,我关上闹钟继续睡,我以为晚起一次,只是今天没有运动罢了(一般我早起后出去慢跑)。
事实却是,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明天早上我可能会想,昨天都没出去,今天也别去了。
这等于是在用行动告诉自己,我可以不执行计划、不完成目标。最后的结果就是,我越来越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就像《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中所说:
你对一件事的做法,决定着你对所有事的做法。
4.缺乏责任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纠结半天还难以抉择的情况?我自己就经常这样。
一开始,我以为是小时候被父母安排得太多,没有做主的习惯。
后来我发现,其实是因为害怕承担责任,别人帮你选择,就意味着别人来承担责任,出了问题我就有推脱的理由。
当你不能对自己的行为或结果负责的时候,你肯定无法提升和进步。
5.朋友圈太小
《早起的奇迹》中说:
我们的人格倾向接近生活中5个最亲密人的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你的圈子,决定了你的层次。
我回忆了一下,我小学同班同学里,有2个读了大学;初中同班里,大概有20个左右;高中因为提前走了,具体数字不清楚,但肯定比初中要多。
为什么呢?因为小学在村里,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越往城市走,父母的层次相对就越高,经济条件也会越好,有能力也有意愿让孩子上学。
所以,当你的圈子比较小的时候,你接触的人是有限的;而当你圈子较大时,你能接触到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目标自然也就更高。
6.对个人发展“三心二意”
粥佐罗曾说过,他做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