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一个让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的季节

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17-11-19 12:29:16   点击数:
  

在我国,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所有疾病的死亡原因之首,而且除了高的死亡率还有致残率,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以后,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患者本身,生活无法自理。而在夏季,由于人体的生理机制,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一个稍不注意的动作或者行为都可能让心血管瞬间崩溃。35度以上的高温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的原因之一,所以高温对心血管患者来说危害很大。今天我们就给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朋友提个醒,一定要注意身体的变化,也可以运用中医的一些调养摄生来安然度过炎炎夏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夏季需要注意的是:一、不要猛回头:颈动脉狭窄、斑块检出率越来越高。同时也是越来越受重视的心脑血管发病的基础之一。在血容量不足和血液粘稠度异常的夏季,这是一个尤为慎重的病因之一。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猛回头,要时常做一下颈部的按摩,以免意外发生,尤其是四十岁以上、高血脂、高血压的人,千万不要让猛回头的这一个简单动作成为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导火索。二、房颤的病人要赶紧吃药,马虎不得,耽误不得:心脏的房颤也是另一个形成致命栓子的因素,而有相当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自己有房颤。房颤容易形成血栓,血栓随着血液进入循环系统,会形成脑梗、肺栓塞等的重大疾病,甚至可以诱发猝死。三、严格检测血糖,以免血糖过低:血糖高的患者在夏季千万不要把血糖降得过低,否则容易出现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

夏季的血糖最好控制在空腹:6—8毫摩每升,饭后:8—10毫摩每升四、高温天气避免冷热交替:由于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缺血缺氧的反应会加重。另外,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张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如果室内空调温度过低,室内外两种极端的温度变化会使身体很难短时间内自行调节,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直接导致血液变化,从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者卒中。因此,有心血管病的老人应减少高温时的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最好午睡一小时,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五、做到起居有节,是适时运动:中医认为,夏季应是中老年人“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夏季的特点就是高温高湿,这两种情况可以直接导致人的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在高温环境中,即使你在静坐,血液循环还是会加快并且身体的消耗量也会随之增加。还有就是夏季天气亮的早,老年人都喜欢晨练,但据调查70%到80%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在晨时6—10点,这段时间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好发时间,所以锻炼应尽量避开这个时间点。六、饮食清淡,保证充足的水份:专家指出,血液粘稠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夏季一定要注意及时补水,防止血液变粘稠。尤其是晨起和睡前都应喝一杯水,即使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进点水,可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

扫描并







































北京最有实力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多长时间能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fund.net/jj/8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