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乐视刷屏了,喜欢生活在聚光灯下的贾布斯这回怕是过足了上头条的瘾。只是,这样的头条,几乎每一条都是抽在当事人心头的荆条,尽管贾布斯的公开信一如既往地流淌着万丈豪情,到了这个时候,不过是情非得已吧?
有人替贾布斯感到惋惜,说是“诺大一个资本市场竟然容不下一个梦想家”、“我们的资本市场从来不缺钱,但是缺梦想”;有人幸灾乐祸,看热闹不嫌事儿大,风凉话说得让人心凉,说什么“贾布斯为梦想窒息过头了,昏迷了”……
更让人心凉的是,自媒体上有一篇关于乐视的报道文章,读者留言区中,“乐视有难,八方点赞”一句竟然获得最多人赞同,不可否认,这里有着不少调侃的随意情绪在里面,但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反映了同情心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否也说明了乐视留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确实有点不堪了?
投资者为什么不信任贾布斯
梦想是科学与艺术的永恒主题,人因为梦想而伟大,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梦想的引导。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梦想家的贾布斯是值得尊重的,他以乔布斯为人生楷模,以改变世界为己任,孤注一掷追梦、造梦、织梦,虽九死其犹未悔,玉石俱焚万劫不复也不回头。
不过,这一程华丽的逐梦之旅,似乎离贾布斯想要的那个“圆梦”的目标越来越远,他把自己织进了一个梦中的魔法城堡,糟糕的是,不仅没有长出飞向天空的翅膀,连出城堡的门都找不到了。
所以,要注意哦,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伟大,有的人一谈梦想会让人肃然起敬,有的人一谈梦想就会让人发笑,觉得是在吹牛逼。人与人之间,做个梦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有人说,做企业当然需要有梦想,只是社会太势利,总是以成败论英雄。成功了,什么狗屁都成经验,失败了,什么经验都成狗屁。成了经验的狗屁当然是伟大的梦想,而成了狗屁的经验,当然就成了吹牛逼。
乔布斯的梦想大不大?他要改变世界,起初大家都以为他在吹牛逼,但是,人家就是拿出了改变世界的第三只苹果,堵住了所有质疑他的嘴。美国的科技创新企业都是有梦想的,其创始人也都爱吹牛逼。亚马逊的贝索斯足够有梦想了吧?但是,他可以花20年时间专注于搜集并积累2亿消费者的数据,最终成为了谷歌的强劲对手。
埃隆·马斯克的梦想可以说是上天了,但是,特斯拉汽车确实获得了全球用户的热捧,而且,他的可回收火箭发射愣是做成了一个产业,连美国航天局也得租用它的火箭,可见伟大梦想也好,吹牛逼也罢,关键在于有人信任你。
有人拉出马云来做对比,说是同样都爱搞PPT、爱吹牛逼,马云吹的牛逼都实现了,而贾跃亭吹的牛逼却近乎要破灭了,同样吹牛逼,结果却是天壤之别。
亚马逊20多年一直在烧钱,只是近几年盈利状况才出现转机,特斯拉也是如此,至今还没有闻到赚钱的气味,但是它的市值就已经蹦到多亿美元了,全球的投资者似乎都毫无保留地信任贝索斯和埃隆·马斯克,为何对贾布斯的梦想却满世界都是疑惑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胆气有余而理性务实不足。
王健林说,“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说出了野蛮生长阶段中国企业的成功秘诀,但是,企业处于初创阶段,胆子大一点也许问题还不大,搞砸了也只是你自己的事情,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冒险家最后都能成为企业家。但是,当一个企业都做到了上市公司的规模时,胆子大就不是你一个人在冒险了,你的想法会影响有成千上万人的利益。
理性的追梦人,往往会从一个梦开始,专注于一件事,“夯实了,再撒上一把土,然后再夯实”,没有理性的胆子大,就是赌博。
第二,自我有余而责任担当不足。
我想要什么就干什么,我想怎样干就怎样干,这样的任性只适合企业规模不大的时候。乐视后来已经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大集团公司,特别重要的是,它旗下还控股了一家市值庞大、投资者数以十万计的上市公司——乐视网,当家人仍然我行我素唯我独尊,只顾自己玩得嗨,烧钱烧得尽兴,不顾投资者的利益与感受,责任与担当意识的缺失,怎么能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第三,愿景有余而专业专注不足。
贾布斯本身的专业背景是个大问题,从小县城一路打拼到北京,从小买卖做到大老板,贾布斯作为一个成功的生意人,以往的成功主要还是靠人脉而非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乔布斯是个技术狂人,马斯克当然也是,比尔·盖茨与扎克伯格就更不用说了。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中,李彦宏、马化腾、丁磊、史玉柱、周鸿祎本身就是技术大咖,马云虽然称不上科技牛人,但是,他十年前就请来了王坚担任CTO确保了阿里在大数据与云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按照贾布斯的梦想,他要做的事比这些技术大咖都要大得多,但是,仅仅靠人脉,靠几页PPT,如何让人信服?
一个公司或者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有从自己的“专攻”出发,不断拓展自己的优势、有序地扩张自己的事业,这才是制胜之道
腾讯的专攻在于社交,在社交的基础上延伸出订阅号、服务号、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