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生没有指甲的广西女孩,在这个世界上可能只有9个病友;一个3个月大的广西男孩,全身的畸形要用5分钟才能说完……每4年才出现一次的2月29日被定为“国际罕见病日”。专家提醒,罕见病的病种很多,加上人口基数大,罕见病实际上已并不罕见。要预防罕见病孩子的出生,需要从孕前、产前、产后三个关口加以防范。
1、“没指(趾)甲”源于基因突变怀孕期间一切正常,分娩过程异常顺利,广西一对夫妇在年底迎来了新生命,却在看到宝宝后愣住了:孩子的10个脚趾上全都没有趾甲,手上只有几个手指长着一点点指甲。夫妇俩带着女儿几医院,能做的检查都做了,就是没能找到原因。
后来,父母带着她找到了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遗传代谢中心。经检查,医务人员发现,孩子的问题不止是没指甲那么简单,她被查出有重度耳聋,生长发育也比普通孩子迟缓。这些症状综合在一起,很像是遗传基因惹的祸。
于是,医务人员利用最先进的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技术对她进行了检测,终于查出了问题:女孩是患了一种叫做“显性遗传耳聋-指甲发育不良综合征”的疾病,是某个基因位点发生了突变造成的。这种病非常罕见,医务人员搜索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到全球有文献报道的该病病例只有9例,她是第10例,同时也是我国发现的第4例。
2、基因“乱码”引起多种畸形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忽略指甲的缺陷,这个女孩的最大问题是耳聋。由于确诊得早,通过植入人工耳蜗,听力、语言发育还是可以赶上进度的。但是另一些罕见病患者则没那么幸运。
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遗传代谢中心接诊的另一个罕见病患儿,是一个3个月大的男孩,症状是“多发畸形”。多到什么程度?医务人员几乎用了5分钟时间才描述完:足月出生,体重却只有1.9公斤,产前通过B超发现孩子左手有6根手指,还有腭裂。但是夫妻俩觉得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可以接受,还是把孩子生了出来。出生后,更多畸形开始显现出来,手脚僵硬,发育迟缓,尿道下裂,阴茎短小,小头畸形,面容特殊,肾盂分离,体毛浓密,耳朵的位置长得特别低……
出现这么多的畸形,也是遗传基因出现“乱码”导致的。在传统检测技术都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最终还是靠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技术才发现了问题,他患的病叫做“CorneliadeLange综合征”,也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
尽管知道了孩子患的是什么病,可是已成定局,这样的检测有什么意义?该中心主任陈少科告诉记者,意义在于“亡羊补牢”——避免下一胎重演悲剧。对于已经生出罕见病孩子的夫妻,怀下一个孩子时,医务人员用前一个孩子的诊断结果作比对,就能判断肚子里的宝宝是否健康。此外,患病的孩子长大后,也可以用诊断结果来指导生育。
3、我国的罕见病患者已达万据介绍,80%的罕见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这部分疾病也可以称为罕见遗传病。有研究显示,平均每个人都携带着3~4个隐性遗传的致病突变基因,但是不会发病。外表看似健康的夫妻,如果恰巧携带了相同的致病突变基因,就可能生下患有遗传病的孩子。
人们最早提出罕见病的概念,是因为单一一种疾病的发病率低,患者非常少。但是,罕见病的种类很多,目前已知的超过种,加上我国人口基数大,所有罕见病患者数量加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据估算,中国的罕见病患者已达万人,可以说,罕见病并不罕见。
对于罕见病,最大的困难在于确诊。有的家庭接连生出有怪病的孩子,却一直找不到原因;有的病人饱受痛苦,却不知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陈少科介绍,近年来,广西的基因诊断技术大步前进,从传统的染色体核型检测,到基因芯片技术,再到现在的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技术,精细度越来越高。
如果把基因比作一本书,常规的染色体核型检测能找出这本书里哪些页重复或缺失了;基因芯片技术能进一步找出某一页的某一段话有问题;目前最先进的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技术则能精确到每个字。这对罕见病的确诊起到了关键作用。
陈少科提醒,预防罕见病的发生,需要从孕前、产前、产后这三个关口进行把关。通过孕前筛查、产前诊断等技术,能阻断一部分疾病。对于已经出生的,通过基因诊断技术及早确诊,一部分患儿能及时得到治疗,或是通过干预措施提高生存质量。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