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报热线宝妈们注意

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20-9-5 15:51:05   点击数: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http://www.hhlsq.com/m/

每年冬春季都是传染病高发期,幼儿园小朋友最容易中招。为有效应对和防控幼儿园的传染病暴发或流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省市共建医学重点学科(现场传染病流行病学)带头人周祖木主任医师组织国内专家翻译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保健中心儿童传染病科主任、儿科学教授LeighB.Grossman医学博士主编的《幼儿园传染病控制》一书,并于今年2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提供的有关传染病的一些重要信息对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温州幼儿园,哪些传染病最常见?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预防?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昨日特别采访了专家周祖木,请他谈谈幼儿园常见病毒的防治。

警惕!这五种传染病最常见

据周祖木介绍,由于病原体变异、气候、人群免疫等多种原因,每年传染病流行情况并不相同。但通过近年来的统计分析,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分为呼吸道传染病和胃肠道传染病两大类,主要有五种传染病。一般来说,冬春季以流行呼吸道疾病为主,夏秋季则以胃肠道疾病为主。

手足口病

在五种常见的传染病中,手足口病是近年来发病最多,也是最常见的幼儿传染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周祖木说,每年4、5月是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幼儿感染病毒后,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严重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患儿在幼儿园通过呼吸、接触等,可以将这些病毒传染给其他幼儿,引起他人发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从近年的情况来看,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流行。周祖木分析,甲型流感一般流行面广、传染的人数多、患者症状偏重,易发生大流行。幼儿一般是通过呼吸或者接触感染流感病毒,经过2-3天的潜伏期,出现发热、头痛、咳嗽等。

水痘

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原发感染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皮疹,开始时出现斑丘疹,随后迅速进展为疱疹、脓疱和结痂。水痘和带状疱疹患儿在所有皮损结痂前,对其他人都有传染性,通常传染期为5-7天。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水痘未出现大规模传播。目前幼儿可接种水痘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幼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发热、腮腺肿痛和颌下腺肿大等为主要特征。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性脑炎等。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7-10天消退。幼儿也可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进行预防。

诺如病毒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症状以呕吐为主,常在社区、学校、幼儿园等场所引起集体暴发。该病也是我市幼儿最常见疾病之一。疾控专家称,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以上5种病毒都是冬春季高发,进入夏秋季,一些感染性腹泻多发。

小心!幼儿是传染病高危人群

幼儿园发生传染病暴发或流行较为常见。据介绍,婴幼儿是一个特别的群体,由于母体抗体的逐渐消失和自己的一些抗体尚未形成,免疫力低下,特别容易感染传染病,且这些疾病容易在幼托机构中传播。另外,儿童自身的一些特点,如彼此密切接触以及卫生习惯不良等,都会促进传染病在幼托机构的传播。周祖木说,在我国传染病的发病人群中,幼儿占了多数,因此幼儿是传染病高危人群。对于幼儿传染病的防控,周祖木建议,幼儿园要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做好教室通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证食品卫生等。幼儿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家长发现幼儿发生可疑的传染病,要及时就医,有医院隔离,直至完全康复,再回到幼儿园。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家长可以带孩子接种相应疫苗,防患于未然。

记者孙余丹

战略合作、广告请联系;

此为“温州日报党报热线”原创报道,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fund.net/qt/1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