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詹春华通讯员李亚曼陈艳周婧瑜
指导专家
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专家、主任医师刘如春
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专家、副主任医师朱彩明
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促进专家、副主任医师胡劲松
新闻背景
目前,长沙市各大中小学校已陆续开学。返校师生短时间内大量聚集,寄宿学校的学生更是学习、就餐、就寝高度集中,容易引发疾病的流行与传播。开学季,如何预防这些疾病?昨日,长沙晚报记者特邀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专家、主任医师刘如春,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专家、副主任医师朱彩明,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促进专家、副主任医师胡劲松,针对开学期间校园需特别 根据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往年监测情况显示:开学后1-2周是传染性疾病高发期,主要有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
手足口病: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高发场所。发病期主要以手、足、臀部皮疹及口腔疱疹为特征,有发热。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水疱和皮疹一周内消退自愈,但是个别病例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重症。孩子一旦出现持续高热或者意识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好发于春、夏、秋季,传染性极强。通常在接触感染几小时后或1-2天内双眼先后发病。发病后眼部明显红赤、眼睑肿胀、发痒、怕光、流泪、眼屎多,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是由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红眼病,症状更明显。
流行性腮腺炎: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可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组织。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严重,绝大多数病儿都能顺利康复。但是,流行性腮腺炎引发的并发症要引起注意:一是并发脑炎,表现为持续高热、头痛、呕吐、脖子发硬、嗜睡或烦躁,甚至抽搐、神志不清;二是青春期男孩还可并发睾丸炎,睾丸疼痛、肿胀,特别是双侧睾丸炎,可成为将来男性不育症的原因之一;三是可以并发急性胰腺炎,表现为高热不退、恶心呕吐、左上腹疼痛。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全身症状较轻,以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水疱和痂疹为特征,少数可发展为重症,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主要是因为进食了不洁食物,造成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黏液便、脓血便等,还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1.学校和家长应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法,增加孩子的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学校开学后立即落实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监测。老师和家长也应密切 现在戴眼镜的小学生比比皆是,学生已经成为眼镜大军的主力群体,为何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如此严峻?专家指出,除遗传因素以外,环境因素也起到了巨大作用。第一,学生过早过多地接触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由于这些电子产品屏幕比较小,而且会有频闪,一旦注视较长时间,会造成神经性视疲劳,如未得到及时缓解,就会造成假性近视;第二,高强度功课和不科学的学校环境。当前学生学习压力繁重、教室亮度不足、照明设施使用不当、学生阅读习惯不好、坐姿不正确等因素,都容易导致学生近视。
要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应严格按照《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要求:凡教室均应装设人工照明,教室课桌面上和教室黑板的平均照度、灯具距课桌面的最低悬挂高度、灯管排列等都要符合国家监测的标准。同时,家长也要严格限制学生每天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时间少于20分钟,看电视时间不超过1小时,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并注意饮食调整。
C学生肥胖成新的健康隐患
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数据显示,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专家表示,学生肥胖与生活方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缺乏运动正是肥胖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不合理的膳食、热量摄入消耗不平衡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成人原发性高血压就源于儿童青少年时期,且随儿童肥胖程度及年龄增大而患病风险增高。因此,控制学生体重,降低肥胖率对学生健康发展极为重要。
要合理饮食,避免偏食、挑食;科学选择零食,尽量选择新鲜、易消化的食物,多选奶类、水果类、蔬菜类和坚果类零食,少吃油炸、含糖过多食品以及控制内脏类食物的摄入;养成多喝白开水的习惯,少喝含糖饮料;保证每天至少1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D关爱口腔健康,预防、控制龋齿的发生
饮食习惯与牙齿健康密切相关,口腔内存留的糖和碳水化合物等是导致龋齿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小学生是龋齿患病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龋齿增多,龋坏程度加重,不仅影响咀嚼,留下患病的病灶,还会影响到学生发育,尤其是影响颌面部的发育。
要多 孩子发育迅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相对高于成年人。均衡营养是儿童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基础。这一时期又是学习营养健康知识、提高营养健康素养的关键时期。孩子每天吃什么?怎么吃?请看专家支招。
☆三餐合理,规律进餐
怎样才能吃得好?饮食应多样化,保证营养齐全,做到清淡饮食。应做到定时定量保证一日三餐,包括适量的谷薯类、蔬菜、水果、禽畜鱼蛋、豆类坚果,以及充足的奶制品。两餐间隔应在4~6小时。要每天吃早餐,保证早餐的营养充足;午餐要吃饱吃好,提倡“营养午餐”;晚餐要适量。应减少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等高糖食物的摄入频率。多吃含铁、维生素C、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少吃含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快餐。
☆合理选择零食,足量喝水
可选择卫生、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零食,如水果和能生吃的新鲜蔬菜、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或坚果。保障每天ml的奶及奶制品,每天应保证~ml的饮水量,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更不能饮酒。每人每天的糖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油炸、高盐或高糖的食品不宜做零食,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吃零食。
☆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
家长们应警惕孩子体重增长过快,不要觉得让孩子们随便吃是对他们的关爱。应教育孩子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正确认识自己的体型,保证适宜的体重增长。营养不良的儿童,要在吃饱的基础上,增加鱼禽蛋肉或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摄入。超重肥胖会损害儿童的体格和心理健康,要避免盲目节食或采用极端减肥方式控制体重,需通过合理膳食和积极的身体活动预防超重肥胖。对于已经超重肥胖的儿童,应在保证体重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摄入,逐步增加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
☆保证每天至少活动1小时
有规律的运动、充足的睡眠与减少静坐时间,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预防超重肥胖的发生,并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孩子们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做到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的身体活动,如慢跑、散步、游泳等,以有氧运动为主,每次10分钟以上为最佳。每周至少进行3次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靠墙站立等;减少孩子们使用电视、电脑、手机等的时间,每天累计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应休息10小时、初中9小时、高中8小时。
健康吧主:詹春华
如果您喜欢今日内容,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转发给亲朋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