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24/6/1 9:32:03 点击数: 次
最近发现开心果真的超级迷恋水,上周带他去游泳他超级坚定地拒绝带游泳圈、拒绝下水,反而非常愉快地在游泳池边缘的台阶上玩水。回家和群里的其他妈妈一交流,果然有好多宝妈表示自家娃也对水比较有兴趣。可是,娃喜欢玩水,该不该顺着他呢?有哪些潜在的危险?有哪些急救知识看护者必须要知道?一提起溺水,是不是大家都觉得这种溺水事件多发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实际上不是。来自全国死亡监测网的资料显示意外伤害是我国0-14岁儿童的第一死因,每年有超过20万的0-14岁的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快速增加,而且导致伤残的人数远远大于死亡人数。导致儿童意外死亡前七位依次是溺水、窒息、车祸、烧伤、外伤、中毒、机械窒息。其中,溺水致亡的位居第一位,且男童是女童的3倍之多。并且1~4岁年龄段儿童溺水死亡率最高,死于溺水的男童是女童的2.4倍。常见的溺水地点是家里和游泳馆里。年9月,一位妈妈在房间玩手机,一岁的女儿掉进水桶里溺亡。年年初,一个刚学会走路不久的宝宝整个人泡在洗手间的水桶里,待家人发现时孩子已经全身冰凉、四肢松软、脸色发紫,医院长达3个月的抢救,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还未好好看一看的世界。同年7月,11个月大的男婴,趁妈妈炒菜自己爬到洗手间,大概10分钟之后,当妈妈从厨房出来找他的时候,已经发现孩子倒栽在水桶里,一动不动,抱出来之后孩子脸色乌青,已经没有了气息。医院全力抢救,宝宝恢复了心跳,但由于宝宝缺氧导致多器官衰竭,几天后还是离开了深爱他的父母。危险处处都在,不分年龄。带孩子再小心也不为过,特别是婴幼儿,一分钟几十秒都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在哪个时刻哪个地方危险会降临。但是,无论什么情况下,一些常见的意外伤害的急救措施一定要学会,今天我们先一起学习下如何预防儿童溺水以及溺水的急救知识。1下面针对性的讲下0~4岁儿童可能发生溺水的场所、如何预防溺水伤害发生以及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急救方法。危险无处不在,我们一定要掌握这些急救常识。0~4岁儿童可能发生溺水的场所:户外:泳池、水池、鱼塘、喷泉池、江、河、湖、海等。家中:浴缸、鱼缸、水桶、水盆、马桶、洗衣机等。当宝宝会爬会站开始,就对水桶、盆里、马桶里的水特别感兴趣,很容易在家长一不留神的功夫就悄悄爬过去玩水,不管是谁照看孩子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预防溺水的有效方法:1、加强对孩子的监护。不让宝宝离开看护者的视线,危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年纪越小的宝宝再小心的看护也不为过。2、消除可能的安全隐患。不要在容器中存水,但水桶、鱼缸等这类的容器就算里边没有水,孩子载进去也极其容易发生窒息,这类容器最好不要在家中出现,如果不能避免就扣着放,关紧房门,加强对孩子的监护。3、安全教育,对一岁半以上的孩子加强安全教育。4、不要单独让婴幼儿独自在浴盆浴缸里洗澡,一秒钟都不行。如果孩子发生溺水该怎么办?1、拨打,同时自救2、帮助孩子脱离水面后,立即清除孩子口腔的水、泥沙、污物等,保证气道通畅。3、无需采取各种措施控水,任何情况都不要倒挂控水!4、让孩子仰卧在平坦地面。5、有心跳、无呼吸:可用仰额抬颏手法开放气道,给予人工呼吸。6、无心跳、无呼吸: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且在每次进行人工呼吸前,先检查孩子口腔有无易于移除的异物,如果有请小心移除。7、溺水孩子注意保暖,避免低体温。除了溺水外,任何意外伤害造成孩子发生窒息且失去反应的救治方法:请记住:如果无法有效清除异物,患者将失去反应。此时应立即给予心脏复苏+人工呼吸,且每次进行人工呼吸前,先检查患者口腔有无易于移除的异物,如果有请小心移除。重要!一定要学会2全国每天约有人死于心脏骤停。每年总死亡人数达54.4万人,位居全球之首。我国公众急救技能普及率不足1%。在美国7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家中。成人心脏骤停病因多因为心脏疾病。儿童心脏骤停病因多因为缺氧或休克。当遇到可能已发生心脏骤停的成人或儿童时,请按照以下步骤评估并获取帮助:1、确保现场环境安全。2、检查患者有无反应。3、呼喊求助,并拨打并取得自动体外除颤器(AED)。4、检查呼吸(5~10秒内)5、无反应、无呼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人工通气。儿童心脏骤停生存链(AHA)确定进行心肺复苏(CPR)的条件:1、确保现场环境安全*施救者首先应先环顾四周环境,确认现场是安全的。*如不安全,应去除危险因素,或将患者转移至安全的环境。*在提供救治时,请注意周围是否有任何可对你或患者造成危险的情况变化。2、检查患儿有无反应。1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是否挪动、说话、眨眼或者
其他反应。一岁以下的婴儿可以拍足底判断意识。3、呼喊求助。若患儿没有反映,应大声呼喊求助,并拨打急救电话,声音外放保持通话.4、检查呼吸。反复扫视患儿头部到胸部5-10秒钟,观察患儿胸部的起伏(不利于观察的时候可松解患儿的衣服)。无反应,有呼吸无需心脏复苏,翻身侧卧,守在患儿身边,等待救援人员。无反应,无呼吸需立即心脏复苏,让患儿仰卧躺在坚固的平面,确保已拨打,并取得AED。5、等救援的同时进行自救——心肺复苏(按压+人工呼吸)。心肺复苏(CPR)的具体操作:1、将一只手掌跟放在患儿胸骨下半部,另一只手叠放在第一只手上方,垂直向下至少按压胸廓前后径的1/3,大概约5厘米。连续按压30次,速率-次/分钟,大声计数按压次数。每次按压后让胸廓恢复到正常位置。2、按压30次后要进行人工呼吸。首先施救者应检查患儿口腔内有无可见并易于清除的异物,如果有,应予以清除。然后一手轻压患儿额头,一手抬起患儿的下巴,让头往后仰,打开气道。3、施救者一手捏住患儿鼻子,用嘴包住孩子的嘴,然后正常吹气2次,每次吹气1秒钟左右。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注意观察患儿胸部是否隆起。30次按压+2次人工呼吸,反复进行,直到孩子面色好转,自主呼吸恢复,或急救人员到场才可停止。1-14岁儿童心肺复苏:-次/分钟,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大约5厘米(2英寸)。将双手或一只手(对于很小的儿童可用)放在胸骨的下半部。(成人或青少年、儿童、婴儿通用)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不可在每次按压后依靠在患者胸上。尽量减少中断,中断时间限制在10秒以内。婴儿(不足一岁,除新生儿以外)按压位置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4厘米(1.5英寸)。一名施救者的话,将两根手指放在婴儿胸部中央,乳线正下方,如图:2名施救者的话,将双手拇指环绕放在婴儿胸部中央,乳线正下方。*除了以上两种按压指法,婴儿CPR按压频次、步骤与儿童、成人的一致,可以参考“心肺复苏(CPR)的具体操作”。做CPR后孩子极有可能出现呕吐和呼吸困难,这时可以将孩子以复苏姿势放置,脸部略微向下,确保没有东西堵塞或遮住他的口鼻。复苏姿势有助于孩子气道的打开,如下图:有的孩子轻度溺水后,除了呛水,无异常表现,需要家长在24小时内注意观察。观察孩子是否有异常行为,如嗜睡疲劳、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有,医院。补充一下,目前在很多公共场所会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我们可以获取,我们需要立即使用,具体使用方法我们有必要了解下: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步骤:(一般按照AED语音提示进行相应操作即可)1、打开AED电源(绿色键),然后按照语音提示操作。2、黏贴电极片(按图片提示)并插入电极片插头。3、让AED分析心率(分析心率时不可碰触病人)。4、AED提示需要电击,则在确保所有人离开患者后按下“电击”按钮(橙色键),完成除颤。5、立即继续心肺复苏。最近在整理一系列的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以及
急救措施,不禁感叹平平安安养大一个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从成为父母开始,大概就意味着一场漫长且不易的修行的开始。我们都是乘风破浪的父母,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