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小卖鸡迈上大舞台

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16-4-20 13:42:05   点击数:
  

开平“小卖鸡”迈上大舞台

在中国曲艺之乡开平的大街小巷里,总能见到一些哼着小卖鸡、禾楼歌和莲花调的人与你擦身而过。华侨归来也会特地听一听故乡的小曲。许多身居异邦的海外华人,更是把故土的民歌小曲录成磁带,带到异乡以慰思乡之情。如今,这些民歌不但在本地传唱,还迈出家门,走上全国大舞台。在今年9月份(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上,开平民歌剧《百元祭》就脱颖而出荣获银奖。在本月25日举行的侨乡艺术节上,以该剧为代表的小卖鸡和卖鸡调等剧目将成压轴大戏。

百年传唱

小曲串成小戏至今唱不停

开平民歌起源于明清时期。这些歌白癜风能治吗谣是数百年前人们迁徙到开平地区带来的。随着风俗和语言的变异,逐步构成风格独特的开平民歌。到了清末,卖鸡调、童谣、嫁女歌、哭丧歌等民谣已十分流行,开平百姓用方言演唱,信手拈来,随口而唱。唱词通俗谐趣,刚开始多为大众的口头创作,后历经民间艺人搜集、记录和整理,很多作品流传至今。后来又发展有小卖鸡、禾楼歌、莲花调等。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开平民歌由演唱单首曲逐步发展到把各种曲调综合在一起,编成开平民歌小戏演出。在表演上,鉴戒和吸收了粤剧、歌剧的一些表演情势,很受当地大众和华侨、港澳台同胞的欢迎。这类民歌小戏介于大戏和小品之间,短小精悍,开平的百姓都喜欢听。

上世纪5六十年代,是开平民歌创作、演唱活动最普及、最兴旺的时期。几近每一个单位和大队生产队,都有民歌作者和歌手。他们活跃在工厂、农村、田头、街头,或在会前会后即编即唱,歌颂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一些文艺宣扬演唱资料或墙报、黑板报也常常登载开平民歌。民歌演唱活动的普及,大大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

在开平地区,前后出现出方基、杨达、谭国本等一批知名民歌手和一大批作者。著名相声演员杨达(开平人)演唱的《懒婆娘》十分成功,曾由广东省电台录播,1曲成名。

后继有人

大众习唱者众 政府大力宏扬

今年在(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上获奖的《百元祭》,有木鱼、夹房歌、小卖鸡、禾楼歌等调,其中的小卖鸡调为全部剧本的主唱调。这台小戏在台上表演只有18分哪家医院能治愈白癜风钟,但在台下,却磨练了很久。从2002年到演出前,《百元祭》的剧本前后修改10屡次,终究在各地小戏中突围而出,荣获编剧奖。而小卖鸡朴实、舒缓、颇有古韵的唱腔,以特点的开平话唱词把一个普通的生活小品表演得栩栩如生,赢得专家赞不绝口:唱腔好、贴近生活、角色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百元祭》里的两位主角都是业余爱好者,一名是开平文化馆馆长谭国本,一名是供销社的劳幕洁。由于卖鸡调和小卖鸡广受五邑人民欢迎,当地大众学习演唱者众多。

当地文化部门非常重视对民歌的发掘、整理、改革工作。开平文化局的梁少锋局长说,开平的小戏一直很受大众欢迎,此次获奖,开平民间小戏的价值得到了肯定,已打出品牌,下一步要好好把它做下去,让这一民间艺术发挥出更大的意义。

来自:广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fund.net/crk/1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