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的第二意见咨询必要性之我见

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21-5-7 17:41:06   点击数:
  

通常高度怀疑是重大疾病,不免心里会蒙上一层阴影,说是万念俱灰大概也不为过,各位看官不要太不放在心上,以我过去算是极其丰富的经验看来,能安然的站起身走出诊间已经算是有guts了;如丧考评,寻死觅活的大有人在,当然我们也毋庸笑话他们,包括我在内,执业的十几年,永远秉持着“视病犹亲”的胸怀;倒不是说自己有多伟大,而是无法保证自己能一辈子置身事外。

远的留于后话再论,近的这几年,医院自费做的PET-CT,检查是做了,片子不会说话也不会辩白,而是影像科的医师作出的结论是偏差颇大,报告写的很清楚是在肝脏,因为是该地区医院出的报告,实际执行开刀的他院医师也不疑有他或者只能相信,刀是开进去了,主刀医生找不到该报告上载明的病灶,还好花了点时间在腹膜膈肌上找到;第二例,今年()三月一医院就诊,当时据转述的诊断说是膀胱癌,基于职业的本能我提醒他做第二意见咨询,他信心满满的说这个是来自哪里的专家,所以就.....(在此忽略字),刀也开了,按照活检报告“果然”判定为癌症,所以就接着化疗两个月(天啊,还是局部灌注),之后因保险理赔的程序启动,医院调读病例,医院(其中一家还是在上海的)复查判读结果下来(我的医典也是归类于良性)属良性肿块..嘿嘿,这下朋友真的懵了,杠上开花的地方是该医师的化疗剂量还不照药典揭示的走...嘿嘿,这个是为哪桩?

不知道他们要不要二胎呢?

当然在比较发达的地区也不是没有医疗纠纷,而是透过完善的机制去尽可能降低这个机率;因为毕竟是人,就有主观的判断,甚至掺入“我执”;或者说出自更多的利益考量,开出的检查单以及处置药物就会过多(不当或不相关),乃至反过来危害治疗的效果;当然我们一般人没有受过相关的医学训练,无法辨别医师的真实性以及对于疾病(健康)的认知严重不足,抑或者太相信度娘上专家在线说的,殊不知真正有实力的医师需要一天挂网等待我们的“上门”吗?病房里充斥着卖什么救命偏方的事儿就不要太在意了,它真有效,医院什么的也可以关门了!Nobel的医学奖可以独占鳌头个几年才对得起它!

特别是我们习惯被吓大的,医师左一句病床紧张,右一句我是哪里哪里的博导硕导的....坦白说我觉得非常可笑,以我个人在本地的实际经历,没笑到内伤也算客气了!只能奉劝诸位尽可能平时也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fund.net/crk/15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