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你退保重大疾病保险的人,要么居心不良,

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22-7-4 11:08:46   点击数: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有一段时间,新闻里经常看到打击“退保黑产”的报道,就是一些不法分子鼓动诱导客户退保,以从中非法牟利。

当然,这是受外力影响而被动退保的反常现象。但是,我在开展业务的过程当中,偶尔也会遇到有客户主动退保重大疾病保险的事情。

退保的原因有很多,在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体会,总结出了以下四种主要情形:

第一种,赌气退。

有的人得了某种疾病,花了很多钱,自己认为属于大病,就到保险公司索赔。结果,因为不符合保险合同中重大疾病的理赔条件,被保险公司拒赔了。

于是,情绪就有点激动:保费交了10来年,一直没用上,现在生病要用了,结果不给赔。这是什么破保险啊!太苛刻了!

一气之下,就嚷嚷着退保。

虽然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要知道:重大疾病的定义,是在国家银保监会备案批准、在合同中写明的。其中28种(过去是25种)常见重大疾病和3种轻症的界定标准,还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学会,根据现代医学发展状况共同制定的,各保险公司执行的都是统一的标准。

而保险合属于法律文件,甲乙双方都应该按合同依法办事,符合条件必须赔,不符合条件自然不赔。这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不存在哪个保险公司掌握尺度大小的问题,更不存在针对某个人某个事件的问题。

还有的人,因为对业务员的各种不满意,愤而退保。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不满意可以找领导投诉,可以要求换业务员,干嘛跟自己的保障较劲儿呢?万一后期发生风险,吃亏的不还是自己吗?

像这类行为都是“赌气退”,很不理智。

第二种,自私退。

有的人买了重疾险后,时间一长,就感觉竟往保险公司交钱了,看不到“回头钱儿”。这个钱自己看不见、花不着。于是,悄悄就把保险退了。

为什么要“悄悄”呢?怕业务员知道了劝阻,怕别人以为自己交不起钱了,被人笑话......

我把这叫“自私退”。之所以说“自私”,是因为我们买保险,客观上体现出的是一种责任感,对自己健康的责任,对一家老小的责任……

别看这保单就那么几页纸,其实它的分量很重。我们一退保,就相当于把这个责任从自己身上卸掉了!

不客气点儿说:这是极其短视的思想。退保的损失大小咱们暂且不说,但我们日常生活难道真的缺保费那点儿钱吗?

我相信,你退回来的钱,很大的可能就是随手就买游戏币、化妆品、撸串儿喝啤酒了!

但是,我们以后万一有什么风险,“游戏币”能变成“医疗费”吗?“化妆品”能抵押换成一家老小的“生活费”吗?孩子想吃羊肉串儿,到时你还能二话不说就买吗?

这都是现实问题。

我们仔细思量一下:为了自己眼前的享受,或者暂时资金困难(别忘了,保单是可以抵押借款的),牺牲了自己和家人的保障,未来可能会让家人为了医疗费掏空积蓄、四处举债、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到那时,我们内心难道就没有负罪感吗?这难道不是自私的表现吗?

第三种,糊涂退。

有的人平时就是耳根子软,没主见。因为保险专业性比较强,所以也很容易被迷惑。

比如,看到网上有人发布一些关于保险的负面消息,自己就疑神疑鬼,六神无主了。

曾经就有客户打抖音上有人说,保险公司骗人,业务员蒙人,某个产品坑人,只买某个产品就可以了……我的某某保险是不是应该退掉?

我说:你了解内情吗?你天天看手机,怎么就不看一下官方大媒体呢?新闻里天天说:某些主播为了赚取流量,经常哗众取宠,甚至造谣诽谤,毫无下限啊!

有个别视频,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有的是为了推销自己销售范围内的产品,而故意褒此贬彼,误导利诱,损人利己;有的是为了粉饰自己的“正义“形象,故意夸大其词,危言耸听,蛊惑人心;还有的为了博人眼球,装腔作势,制造噱头……

还有在线下,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没事儿跟街坊邻居“蹲墙根儿”、唠闲嗑儿。如果有人说:保险都是骗人的,傻子才买保险!

于是,就觉得自己被忽悠上当了,不该买,就坐不住了。为了自己不在别人眼中成为“傻子”,也产生了退保念头——真是糊涂!

我们怎么就不辨别一下,看看那些劝你退保的都是什么类型的人?

他们是不是那种街头有点事故、纠纷就围上去看热闹、恨不得连饭都不吃的人?是不是谁家、谁人有点事儿就品头论足、飞短流长,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是不是那种不懂装懂、云山雾罩,满嘴跑火车的人?是不是那种恨人有、气己无,见不得别人好的人?

如果我们听了别人的挑唆退了保,将来万一有什么事情,他们有谁能给你报销医药费?有谁能给你掏一分钱?

如果我们万一因病致贫,家庭陷入困境。那么,我敢说,你就会成为他们新的谈资。

因为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事不关己,随便聊起”,“工作作风”是“有事儿没事儿,关我屁事儿”——仅此而已。

所以,涉及到我们切身的、关键的、长远利益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不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

要记住:无论线上线下,凡是上来就劝你退保重疾险的人,要么是居心不良,要么是有利可图,肯定都不是真正为你的利益考虑的。

第四种,“嫁衣退”。

大家都听说过“为别人做嫁衣”这句俗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成全别人的好事。

成全谁呢?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做保险了,但是自己已经买了,不想再花钱买,还抹不开面子,那就退一份,重新买一份吧!

还成全谁呢?个别追任务、追奖励的熟人保险业务员。人家一忽悠:你那个保险不如我们这个合适啊!现在流行这个产品啊!我们这个现在有奖励啊!你退了吧,重新入我们这个保险,比你那个好。

好什么好啊?谁好啊?

损失多少暂且不提,可是,那等待期不得重新计算啊?以后年年出新产品、年年有奖励、你年年换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保障,就这样退来退去?玩儿那?!这不是把保障当儿戏吗?中间发生风险怎么办?

我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啊,退保后真得大病了,出事故了。但是,后悔晚了。

所以,针对退保重疾险,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再多说几句。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当初买重疾险的目的是啥?

我这么一问,有的朋友可能话就多了,就会诉苦:哎呀!有什么目的啊?亲戚朋友做保险了,找来了,不支持一下情面上过不去啊!就是“人情保单”啊。

有的人可能眼珠子要瞪出来了,抱怨:业务员天天找我,搞得我饭吃不好,觉睡不香,这个折磨啊!我当初买保险,心里想的不是“平安”,是想“静静”啊!

这种现象确实有,过去还比较普遍。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压迫式销售”,有的客户后来由“反感”转变成了“感激”,甚至有的还感激涕零。为啥?后来真的受益了。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赞成那种“软磨硬泡”“威逼利诱”式的推销方式,那种方式确实应该摈弃。我只是想说:无论怎样的形式,保障型保险是应该买的,是没有错的。

言归正传。我们买保险,一般都是受到了周围某个事件的触动。

比如,平时很多客户跟我咨询保险的时候,往往就说:哎呀!今年单位查体,我们有同事查出了癌症;某个朋友得了大病,花了几十万啊;我们邻居夫妻俩都车祸去世了,撇下孩子老人很可怜啊……

正因为如此,我们出于对自己或家人未来可能面临的、某种不确定风险的担心和恐惧,才想到了保险,想通过购买保险来分散风险。这,就是我们的初心。

拿重疾险来说,我们买的就是“保障”:

一是保障康复治疗——我们自己“龙体”“凤体”欠安时,能得到很好的维护疗养,想用啥药用啥药,想怎么补怎么补。

二是保障生活稳定:不会因为家庭某个成员患重疾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因病致贫;不会因为我们自己遭遇了风险,导致子女学业、老人赡养陷入经济困境。

这,就是一种责任感,是一种使命。

因此,想买重疾险,我们就要明确初心;买了重疾险,就要不忘使命。

不管什么原因,当我们对重疾险产生退保念头的时候,就要在心中默念这八个字: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同意就点赞,分享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fund.net/crk/17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