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人体免疫力系列

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22-9-10 19:36:36   点击数:
  

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昼夜温差大,特别是居住大华府区,地理位置在北方,寒气仍未退尽,东风携温湿气体而来,易伤人阳气,损伤免疫力,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尤其是常见的伤风受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季节性或花粉过敏,皮肤搔痒,或普通流感,或新冠病毒感染及其并发症。古人常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之说。现代医学也证明,正常情况下,体温每升高1°,免疫力提升30%。

《黄帝内经》曰:“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那么,什么是阳气呢?古人说,“有形之躯壳,皆是一团死机,全赖这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成生机;人身立命就是一个火字,真气命根也,火种也,人活一口气,即此真气也。”阳气即真气,也是平常说的元气,它储藏在人体的肾里,如果说元气大伤,指的就是伤了阳气。《黄帝内经》说的“阳化气,阴成形”,即阳气化成人体功能需要的动力,而阴气形成了肉身。如果人的身体没有阳气,就会变成空的躯壳,人也就会死亡。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防病治病的根本。

阳气有什么作用呢?

1、温辛作用:阳气可以使人体保持温暖维护脏腑功能。

2、推动作用:推动人体血液周而复始运行。

3、固摄作用:可将人体体液固定在体内。

4、气化作用:使人体吸收的水谷精微转化成气血以滋养全身。

5、防御治愈作用:阳气防御各种生病也帮助身体抗击疾病从而治愈。

可见,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免疫力越壮,防疾病能力越强。阳气不足,人就易生病或调亡。

在初春的“春捂”非常时期,人们需要在衣、食、住、行方面备加注意,掌握正确的养生及预防疾病侵害的方法,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日常体育锻炼,如跑步,去健身房,练瑜伽,打太极拳等提高身体素质。

第二,春季是郊外旅游踏青的好时机。置身于大自然的环抱之中,更多的呼吸新鲜的空气,特别有利于改善后期新冠疫情引起的身心健康问题。

第三,注重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平和,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避免元气外泄、耗气伤阳。

第四,气温降低及时增衣,一直到5月底,天气暖和时应适当“春捂”,以避免外感风寒。

第五,饮食上要减肥腻、少吃荤、少食酸,适当添加甜食,同时增多新鲜蔬菜,尤其是韭菜,春芽,清明菜,山药等。

第六,为了更好的护阳温阳养阳,建议让您的中医师定期定时帮您扎针,拔罐和艾灸来达到防病治病的医疗保健的目的。如果有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尽量居家隔离5-7天,如无好转应尽快看医生以防止病情恶化。

中医认为“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养生治病首要扶阳”,“阳气若足千年寿”。《黄帝内经》中《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者,卫外而为固”。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身体健康的人,少生病的人,往往是阳气更足的人。通过新冠疫情,更是证明了这点。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来防病治病,就要看自身的阳气的防御功能。

“一年之季再于春”。请大家通过春季的护阳温阳养阳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为来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您的驻足,我们的感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fund.net/crk/17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