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记者在锦州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制科了解到,锦州地区年因疾病死亡的顺位排序统计显示:与高血压相关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排首位,达.55(1/10万)。而在循环系统疾病中,心脏病死亡率达.68(1/10万),排在第一位;脑血管病死亡率达.17(1/10万),排在第二位。
高血压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据了解,与遗传、精神压力大、食盐过多口味过重、吸烟、肥胖、缺乏运动、酗酒等都有关系。
如何早期发现高血压呢?正常成年人至少每两年测量一次血压;35岁以上成人医院就诊时测量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血压-/85-89mmHg)每六个月测量一次血压。
如何防治高血压呢?高血压的治疗包括:健康生活方式+服用降压药物。二者缺一不可。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高血压的基石。合理使用降压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高血压患者应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血压。
健康的行为包括:适当增加钾的摄入可以降低血压水平,应多吃含钾多的食物,尤其是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膳食中钙的摄入可以改善血压,应增加奶类等含钙的食物的摄入;减少膳食脂肪的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轻体重;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轻松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高血压患者应如何用药呢?降压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不可擅自做主,自行选药换药,也不能凭自己感觉服药;
服药不规律会造成血压波动,长期血压波动会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症,遵照医嘱服用降压药是最安全有效的;
有些患者认为一种药服用时间过长就会产生耐药性,对治疗就不起作用了,其实降压药不仅极少产生耐药,长期服用还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正确的态度是现在服用的药有效,就不必更换降压药物。
(记者富宝华)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