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是以胃黏膜和肠粘膜发炎为主要特征的胃肠道疾病,分为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两种。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四肢无力、畏寒等全身症状和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虽然肠胃炎一般情况下不会损及人体重要器官,不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但对于婴幼儿或老年人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造成严重后果,应予以高度重视,下面介绍几种肠胃炎常见的治疗方法,供大家参考。
(1)一般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
(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静脉注射昂丹司琼。止泻药:如思密达和洛哌丁胺。
(3)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不通常用于肠胃炎,但如果症状特别严重时或在找到了易感细菌、怀疑某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是建议使用的。如果要使用抗生素,则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优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因为后者抗药性较高。
治疗期间应鼓励患者摄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能在防止脱水的同时补充能量,另一方面避免烟、酒、浓茶、咖啡等有害因素的侵袭。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避免或减少服用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