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目前脂肪肝已成为我国常见的肝病之一,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肥胖、酗酒和糖尿病是脂肪肝的三大病因,其发展可分为“四部曲”,即: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
一般而言,如果合理采取饮食、运动、生活调养、药物等综合治疗手段,脂肪肝预后良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脂肪肝不算病,治不治疗无所谓”。
殊不知,患了脂肪肝,就预示着5种危险——肝脏代谢异常、肝功能受损、慢性肝细胞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可能、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衰退、寿命缩短。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原发疾病,但更多的是全身性疾病累及肝的表现。哪些因素会造成脂肪肝的发生?记者采访了嘉兴市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谢新生。
一、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结构特点是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低动物蛋白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日常饮食也日趋西化,高蛋白高脂食物逐渐增多,导致人体热量和营养素的摄入明显增加,但来自糖类的能量下降,来自脂肪的能量上升。过多食用高脂肪食物,会使肝脏承受更大的负担。
二、不良饮食习惯
偏食、挑食的最大危害是破坏了平衡膳食结构,造成摄入营养不均衡,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轻者可造成热量摄入不足或过多,单项或多项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多,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此时,可能出现食欲缺乏、体重减轻或增加、学习能力受影响、免疫功能降低、睡眠质量差、情绪不稳定等。重者可引起营养不良和各种营养素缺乏症,如缺铁性贫血、缺锌症、佝偻病、消瘦、发育迟缓。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可扰乱代谢动态,为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病提供条件。
三、酗酒
酗酒是发生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原因,这与乙醇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有关。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有一定的毒性,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是脂肪的代谢紊乱,如脂肪酸的氧化率下降、三酰甘油的合成增加、脂肪的输出减少及肝外脂肪动员增加等。
乙醇还会影响肝脂肪代谢能力和解毒功能,使肝内合成的脂肪不能顺利转运出去,积聚在肝内,形成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较其他原因造成的脂肪肝更易恶化,更易造成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饮酒越多,肝内脂肪酸和三酰甘油越容易堆积,越容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
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经常不吃早餐;经常吃薯片等膨化食品;经常喝碳酸饮料;爱吃烧烤、油炸食品;吸烟或酗酒;经常熬夜;总是待在室内,很少进行室外活动;缺乏锻炼。
运动过少也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表明,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是全球引起死亡和残疾的十大主要原因之一。人体对于多余热量的利用,除了转化为脂肪储存外,主要是通过运动消耗,在脂肪肝的形成原因中运动过少比摄食过多更重要。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习惯于久坐或不善于运动,有些患者甚至从不参加体育锻炼。长期的不运动会导致体内过剩的营养转化为脂肪,这些脂肪沉积于皮下,则表现为肥胖;积存于肝脏,则表现为脂肪肝。
五、有肥胖相关疾病的家族史
脂肪肝与先天遗传有一定关系。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家族史者,其脂肪肝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然而遗传因素只有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科学的饮食习惯的基础上才会起作用。
总之,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及早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阻止脂肪肝的流行,避免脂肪肝的发生。建议人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饮食中脂肪和热量的摄入,加强运动锻炼,控制体重。发现脂肪肝,请及时到正规医院相关门诊就诊,寻求专业医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