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国老年人若感觉头晕乏力易疲劳警惕心

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21-7-2 12:57:27   点击数: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记者了解到,从春节开始到现在,医院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病人明显增多,老年人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与春节期间暴饮暴食、摄入高脂肪食品较多、作息不规律、加之气候变化有关。专家提醒,春节后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

头晕乏力胸闷注意病前预兆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前,大多会有一些预兆。王耀国提醒中老年人,如果感觉精神不振、乏力、易疲劳、头晕,休息之后也不能缓解症状,就要提高警惕。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症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可有胸闷、心慌气短;心律不齐;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气紧、晕厥、虚弱、嗳气;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恶心、呕吐、上腹痛;左后背痛、左手臂痛。舌质紫暗、脉沉弦为主症的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脑中风的症状(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等):可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眩晕等。或肢体无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觉障碍;偏瘫;语言障碍,说话不利索;记忆力下降;看物体突然不清楚;或眼球转动不灵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调,站立不稳;意识障碍;头痛或者恶心呕吐;头晕、耳鸣。

春节诱发因素多老年人要当心

春节期间心脑血管疾病诱因增多,更要当心。春节期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专家归之于三点:一是寒冷,二是情绪,三是饮食。

“春节一般是在立春节气前后,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福医大附二院急诊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耀国分析,春节期间天气寒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缩痉挛,使血流不畅。寒冷还会让机体活动力减弱,脑、心肌、内脏血液灌流减少,心脑血管供血供氧不足,容易突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情绪因素对疾病产生的影响。新春佳节,亲人团聚、娱乐活动等诸多方面都会引起情绪波动、作息不规律。强烈而持久的情绪刺激会损伤脏腑精气,导致机体正常功能失调,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王耀国说,春节期间饮食多大鱼大肉,老年人容易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导致血管内脂质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引发心脏病、中风等。此外,冬季因排汗减少,水也喝得较少,这容易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甚至形成凝血块。如此一来,血液运输的氧气不够,容易增加引发脑梗塞和心肌梗塞发作的机会。

保持情绪稳定四招务必记牢

王耀国提醒,春节后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

保持情绪稳定和良好的作息规律。合家团聚,亲朋好友之间无话不谈,情绪激动难以避免。但情绪波动太大,是导致冠心病和中风的危险因素。因此,老年人应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避免谈及易激动的话题。搓麻将、打牌等会引发情绪激动的活动也要节制,以免乐极生悲。

保暖防寒要记牢。节日期间,访亲会友也是人们的一个重要节目。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在路途中作好保暖防寒,也是要重视的问题。一阵寒风袭来,血压往往飙高,极易发生脑出血、脑梗塞等中风致命并发症。

饮食要合理。佳节中,满桌的鸡鸭鱼肉,外加海鲜珍禽,美酒佳酿,高朋满座。由于老年人肠道功能减退,如此一来很容易发生便秘,一旦发生便秘,排便时用力过大,致使心肌耗氧量急剧升高,冠心病患者极易诱发心肌梗塞。同时暴饮暴食也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首先要保持平时的排便习惯,不要被节日里繁多的节目打乱排便规律。另外,饮食要清淡,忌油腻、辛辣食物,多吃些粗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竹笋等。要多喝水,最好晚上睡前和早晨起来后各喝一杯水。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大便畅通,还可以稀释血液,预防心肌梗塞和中风。

按时服药莫中断。原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能医院急诊。即使是节日里也一定要遵嘱按时按量服药。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医生都会要求其长期服药,有些病人误认为节日期间服药不吉利,少吃几顿无所谓,其实,这是大错。患者必须遵照医生指示,定时定量服药,才能保持最大的治疗效果。

来源:泉州网

精彩推荐

做花灯,吃汤圆...我在泉州的病房,过了一个“真”元宵!

医务人员要加薪了!医院薪酬改革试点之一

泉州血站全力支持余名伟同学医疗临床用血

“伤医事件”内幕披露省卫计委连夜回应:对暴力伤医零容忍

11岁女孩亲笔感谢信感动福医二院医护人员...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fund.net/wgk/15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