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日期:年2月8日
关键词:技术分析投机均线交易概率
主稿:联讯证券演达营业部旗下富淳工作室马顺
一些新鲜的观点,来点不一样的投研。
技术分析秘笈1:不要太依赖自己的逻辑,而是要服从多数人的逻辑
在开始关于技术分析的话题前,让我们先从选美比赛说起。某种意义上,我们的股票市场,实际上和选美比赛是类似的。选美选美,公允的标准是选出漂亮美丽(当然现在还流行要加上有智慧,内在美和外在美都要兼得),可是这个执行标准确实模糊的。观众认为的“美”,和评委们认为的“美”,可能大同小异,也可能大相庭径。假设你要为一场选美比赛进行投注,选出1名最美的,结果是由其他观众和部分评委的投票共同决定,这个时候,你的评判标准还会仅仅是建立在自己的直觉观感上么?也许是,也许不是,因为除了考虑自己的想法,你也可能会在乎其他人的评判标准,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和多数人吻合,这样你获胜的把握才会增大。毕竟,决出最后胜利冠军的,不是你个人的标准评判,而是众多人的一致选择。
在经济学上,我们会把这种个人将自己的参考标准代入到他人选择中作出最优选的情况称为“选美效应”,实际上放在我们的证券市场里面,也是完全吻合!每个人都对自己选择的股票(选美佳丽)有一定的评判标准,但是又都会参考目前的主流趋势和题材热点(当下流行的衣服打扮或者时尚造型),然后会根据庄家(比赛评委)和散户(比赛观众)的引导,去进行买卖(选美博彩下注)。说到这里,笔者希望给各位明确的一个观点是:做技术分析,不仅仅是用过去预测未来,也是一种追随目前其他多数人去进行投资,用别人的投资选择(反映在股价涨跌)去作为自己的投资参考,这个和价值投资强调逆向投资(别人恐惧你贪婪,反人性)以及左侧交易(好股票越跌越买,目的是收集足够筹码而不是短期盈利)是有一定的冲突的,其主旨是顺应交易。
技术分析秘笈2:有必要跟庄么?
下面是截取自中国登记交易结算公司年12月统计月报,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的参与者主题里面,资产在50万以下的自然人,占据了93.61%;而在大户的分水岭万以下的,更是占据了97.24%。就算把所有机构纳入进来,万以下资产的A股参与护着占据了97.17%,依旧是零头。而所谓的庄家和大户,也就是至1千万以上市值的占比,仅为0.18%,合计投资者账户为户。大户确实能够左右股票的短期甚至中期形式,但是投资者更要认识到,推动市场趋势的,主要还是散户们的自发交易。庄家能够引导,但是非常难完美操纵。目前就算是小时制的股票动辄就是数十亿市值,1亿以上流动股持股“玩家”也才1万多人(其中不少还是公司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短期内根本不参与交易)
另外,就算庄家再厉害,在经历了15年的杠杆牛市大崩盘后,大部分高杠杆“庄家”非死即伤,就连游资一直以来的精神旗帜、私募一哥徐翔,也因为内幕交易、破坏市场秩序而锒铛入狱,面对现在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高压监管,庄家要想再随便操纵市场,也要忌惮三分。所以,做技术分析,长期来看,一定要相信多数人的趋势是比个别所谓“庄家内幕”要更靠谱一些。(当然,真正的内幕信息除外,但从概率上看,能接触到的人比例实在太小)
技术分析秘笈3:从概率学出发,到人性处分岔
技术分析的本质是收集过去的数据,然后以此总结出一个趋势,并预测未来的发生。乍听之下,用过去预测未来是很荒谬的,但是我们也知道“历史不会重复,但往往惊人相似”,这是因为虽然国家政策、经济环境、股票标的在不断改变,但交易始终是由人主导的(未来会不会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另当别论),而人性的一些东西数千年下来都深刻在大家的基因里,例如贪婪,恐惧,懒惰等,并没有多少改变。“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技术分析这东西统计的是过去的数据,严格意义上看并不会对未来发生的事情造成干扰,但是如果形成了某种暗示或者惯例,相信的人多了,便会形成顺应的趋势。一只股票质地不错,但是突然传出了不好的谣言,如果不及时辟谣,卖出的人多了,形成了趋势,那么好的股票也能跌的惨兮兮。所以,又回归到了开头的选美话题。技术分析的前提是默认有足够多的人相信这套方法,能够从看似没有规律的市场里面找到相对的趋势,进而跟踪获利。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A股市场正是因为散户众多,而又大多缺乏专业知识,从而容易形成盲目跟风的趋势,给技术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发育的温床。所以,不管是使用哪一种技术分析,都必须要明确一点,就是一旦你计划好你的交易,就要开始严格交易你的计划。如果中途因为各种主观原因导致你没有按照既定的计划交易,最终大概率会亏损翻船。这对于后面要谈到的方法而言,很重要!
技术分析秘笈4:均线移动法。
终于来到关键的部分了。出于大多数读者的理解和实际操作难度出发,这里推荐给大家的,是基于K线分析系统里面的均线分析方法。这里重点讲讲大家经常接触的5日线、10日线,20日线。
首先,以5日线为例,这个线段在我们K线图上表示为MA5,起计算公式为ma5=今天+昨天+前天+大前天+大大前天的日内平均价。简而言之,ma5大约代表了最近5天参与交易的筹码的平均成本。(同理,MA10统计的是10个交易日,MA20统计的是20个交易日,其中MA20也常被称为月线,因为一个月正常交易日也就是21~23天左右)。这个线大家不需要知道怎么计算,只要掌握好怎么利用分析就好。
而笔者想要跟大家说的方法很简单。利用MA20日线作为大盘基准的判断。当你观察的个股和大盘指数同时发生共振(K线的收盘价自下而上上穿了MA20日线),那么第二天~第四天就会形成一个比较趋势化的买入机会。反过来,如果大盘和个股同时跌破了MA20日线,那么,还是尽早止损走人比较好。有人会问,那如果是大盘上穿MA20日线,而个股没有呢?这个时候最好等待你的标的K线也同时上穿MA20日比较好,或者是只较轻仓位尝试建仓;反过来,如果个股优先突破MA20日线,但是大盘指数并没有往上突破,那这个时候同样,仓位不要太重,适当买入计划交易量中的部分作为底仓观察即可。
例如上图,就是年7月~12月,上证A股的走势。如果你是选择买入上海股票,这个时候,对标的指数就应该参考上证和个股的线。途中分红的线段就是MA20日线的几个K先买卖点,如果你能够抓住K线和MA20形成的共振节奏,将会在10~12月(途中第3和第4个圆形)这一段中,收获到主升浪,并且在12月K线开始突然大跌的首日之后,成功出逃。
我们结合同样是上海市场的大盘个股中国人寿来看。可以发现,第一个圆圈处,人寿的个股和大盘MA20是形成一定共振的,但是随后人寿的波动开始比大盘小,中途虽然跌破了几次MA20,但很快拉回来,和大盘表现并不一致。但是在上图第四和第五个圈中,人寿的MA20走势再次和大盘形成了共振,10~12月迎来了一波非常迅猛的主升浪。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按章操作,变可以收获最大的利益。随后,人寿和大盘指数的走势发生了一定的偏离,这个时候如果拿捏不准,我们可以适当降低仓位,抛出部分股票,只保留底仓,锁定利润。
是不是听起来很简单?为什么说这些ma均线有用呢?为什么这种看似简单程序操作会获得如此之高的收益?因为均线的价格实际上就是交易的反应,也涉及到一个金融心理学,就是绝大多数市场参与交易者都厌恶损失:踏空了1万元的利润你会懊恼,但不至于太痛苦;而损失哪怕元,带给你的感受都要糟糕过踏空1万元。所以股民通常更能忍受踏空(毕竟这钱没赚到),而不能忍受亏损(结结实实的掉肉,当然痛苦)。上面列举的MA20均线交易法就是迫使你战胜这种主观心理,不基于个人的判断(个人决定不了市场走向,你的亏损和盈利也不会影响股价的波动),而是结合市场其他多数人共同选择下走出来的趋势,让你能够拿得住盈利高的股票的大部分盈利,不过早卖出,(但相对应也很难保证卖在顶点),同时也及时止损一些即将开始暴跌的股票,避免深跌被套,保存你在大熊市或者下跌行情中的有生力量。
更系统一点提炼,这种利用K线和均线相互结合起来的要点在于:
均线交易法在本质上属于趋势交易的一种,也就是通过对股票市场的趋势进行判断,在上涨的时候帮助投资者耐心持股守股,而在股价下挫时候帮助投资者克制空仓观望。
它并不能保证投资者绝对盈利,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能帮助投资者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抓住股票的趋势。
当然,在许多情况下,单靠技术分析并不足够,基本面和宏观面分析同样重要(尤其是在现在理财产品选择丰富的情况下)
有鉴于此,一般股民盈利的股票,总是想尽快套现获利,而遇到亏损的股票,由于割肉会造成实实在在的亏损,所以总倾向于扛一扛。上面也说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散户交易为主的市场里面,这种趋势尤为明显。而这一切,导致大量股民在选择交易策略时受成本价的影响很大,而ma线反应的就是成本,所以ma线就对大盘走势影响很大。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使用MA20日线作为主要参数,这是因为根据统计,-这十五年,如果能够严格执行这个操作方法,盈利倍数将会被放大到10倍以上,相当于每年复利26%以上,最大回撤也没有超过30%,包括天崩地裂的年和山崩海裂年!由此可见,那么多年以来,就算是投资者掌握了各种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有了那么明确的数据,但是还是没办法战胜克服人性去沉着止盈和及时止损。
所以,笔者已经把方法在这里公诸于众了。手机或者屏幕前的你,能够从众收益,成为市场中少数克服主观误区、坚持到底并成功获利的少数人么?
(想要支持我们,聆听更多的观点?欢迎扫码开户,以及加入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