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紫藤萝瀑布
知识点01基础归纳及内容解析
(一)、基础归纳。
1.字音字形及字意。(1)读准字音:辉煌(huīhuánɡ)迸溅(bènɡ)忍俊不禁(jīn)伫立(zhù)
凝望(nínɡ)伶仃(línɡdīnɡ)酒酿(niànɡ)盘虬卧龙(qiú)
挑逗(tiǎo)绽开(zhàn)仙露琼浆(qiónɡ)花苞(bāo)
(2)字义。
①终极:终点。
②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③挑逗:逗引,招惹。
④沉淀:比喻凝聚,积累。
⑤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⑥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⑦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⑧遗憾:余恨,惋惜。
⑨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⑩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2.作家及背景:
(1)作家:宗璞,年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文化大革命”前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等。“文化大革命”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这两篇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
(2)背景:本文选自《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年版)。这篇文章写于年5月,当时“文革”动乱结束不久,作者心灵创伤尚未平复,小弟弟又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由花儿的衰而又盛,联想到生命的无止境,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增强了生活的勇气,于是写成此文。
3.诵读。
(1)读出语气。
参考示例:①想象花儿嬉戏的情景,读出自由、快乐、自豪、无拘无束的语气、语调。
②重读表现紫藤萝生命力的词语,“挨着、接着、推着挤着、笑、嚷嚷”,或延长语音,来表现作者对紫藤萝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③A.重读“我”,表明“我”这个个体生命虽渺小,但依然很重要。B.重读“开花”,表明紫藤萝在做最有生命意义的事情——成为怒放的生命。C.重读“在”,表明紫藤萝正在开花,不能等待、浪费光阴。D.第二个“我在开花”语气加重、语音延长,表现紫藤萝花竞相开放的勃勃生机。
(2)选择其他喜欢的语句段落进行朗读,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体会作者对紫藤萝的赞美之情。
(二)、内容解析。
1.请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给文章划分结构。
参考示例:第一部分(1~7):着重描绘盛开的紫藤萝瀑布的形和色,抒发“我”的赏花之情。
第二部分(8、9段):回忆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反衬眼前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反映出国家和人民(个人)重获生机。
第三部分(10、11段):写“我”由眼前盛而密的紫藤萝瀑布,思考领悟到人生哲理。
2.本文第1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得”在这里点出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她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映,又为全文埋了伏笔。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参考答案: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
参考答案:①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②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③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5.从感官角度赏析紫藤萝之美,并做批注。用“紫藤萝美在__________。‘(原句)’写出了_______________”的句式。
例:紫藤萝美在色彩。“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写出了猛然望见紫藤萝时,它的色彩整体上是淡紫色的,非常艳丽、炫目,给人以梦幻的感觉。
参考示例:①紫藤萝美在色彩。“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写出了紫藤萝深浅不一的紫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在流动、欢笑、生长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生机感。
紫藤萝美在色彩。“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写出了紫藤萝的颜色有深有浅,浅淡的部分又呈现出银光的色泽,具有变化的美。
紫藤萝美在色彩。“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写出了花穗颜色由浅到深的变化。
紫藤萝美在形态。“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写出了紫藤萝的繁盛壮观,富有动态美。
紫藤萝美在形态。“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写出了紫藤萝盛开的情态富于变化。
紫藤萝美在形态。“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写出了紫藤萝盛开时饱满与美丽的形态。
紫藤萝美在香气。“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写出了紫藤萝香气淡雅、梦幻迷人。
6.紫藤萝美在花之形态、色泽、芳香。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摹紫藤萝之美的?
参考答案:作者描写的内容为“花瀑—花穗—花朵”,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的顺序,来描摹花之形、花之色、花之香,表现了紫藤萝的繁盛美丽。
7.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文章的主要内容仅仅是描写紫藤萝花吗?
参考答案: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仅仅是描写紫藤萝花,作者还写了自己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示,抚今追昔,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
8.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9.面对紫藤萝,作者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文章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与开篇“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形成对比,作者前后行为的变化有何深意?
参考示例:作者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超越了个体生命的痛苦与死亡,心情豁然开朗,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斗志,准备融入新时代的潮流中,把握好当下,再创生命的辉煌。
知识点02情感解析。
(一)、细读,勾画表达“我”情感思绪的词句。按照赏花的前后顺序,理清“我”的情感变化层次。
参考示例:表达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被吸引);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疑惑、悲痛—宁静、喜悦);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遗憾);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感悟到生命永恒);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精神振奋)
情感变化:赏花前“疑惑、悲痛”—赏花时“宁静、喜悦”—赏花后“精神振奋”。
(二)、结合材料,说说“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是指什么。
材料一:这篇文章写于年5月,当时与作者感情深厚的小弟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作者的小弟冯钟越,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是我国第一代飞机专家。但是他三十年奔波在外,积劳成疾,正当盛年,身患绝症,生命之花即将凋落。
材料二: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哭小弟》
参考答案:因为挚爱的小弟身患绝症,饱受病痛之苦,不久于人世;因为同代人历经磨难,却英年离世,作者内心充满了悲痛,充满了对生命和死亡的疑惑。
(三)、英年离世的小弟,迟开早谢的同代人,让作者的内心充满了“疑惑、痛楚”。而此时伫立花前的作者为什么内心又变得“宁静、喜悦”呢?
参考答案:紫藤萝花的繁盛美丽、生机勃勃,让作者感受到强烈的生命气息与活力。面对鲜活、美丽的生命,作者的视野随之开阔,渐渐从对弟弟病情的痛楚和对生死的疑惑中解脱出来,心境变得平和宁静,心情也愉悦乐观起来。
(四)、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作者的感情宣泄是很有分寸的,没有大悲大喜。例如,即使对过去家庭所受的苦难,也只是以紫藤萝花朵的“稀落”和“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文革”期间思想的荒谬,也以“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讥讽一下,没有声色俱厉的批判。对于小弟的病症,仅用“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带过而已。
正是这种感情的节制、冷静的思考,才使得作者能从个人情感的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理性认识。这充分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五)、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参考答案: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作者由此感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而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而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知识点03语言特点。
(一)、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下列句子。
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
参考答案:句中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的形状,突出了花朵儿的活力、娇美之态,也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多感官互通)
参考答案:通感,花香本是嗅觉感受,而作者笔下的香气却是“浅紫色的”,是可看见的视觉感受。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互通,花香也有了颜色,写出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的愉悦、梦幻之感。
3.作者在描写时,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大量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写花儿“一串挨着一串”“彼此推着挤着”“笑”“嚷嚷”,以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童稚般的欢乐,让人觉得花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嬉闹。
以“瀑”为比喻,赞美花之茂与繁。以“欢笑”“挑逗”等拟人手法,突出花具有人的灵气,这样将比喻、拟人交替使用的还有用“帆”“舱”喻花朵外形,用“忍俊不禁”拟花朵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
(二)、品读课文,分析下面富有表现力的加点或划线字词,尝试鉴赏。
1.怎样理解主旨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参考答案: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2.分析“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参考答案:积小流以成江河。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灿烂辉煌。
3.怎样理解“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参考答案: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里,事实就是这样。人们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感情,认为赏花不应该是劳动者的本分,赏花是低级情调,甚至认为赏花就会腐化堕落。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4.本文的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作者从花中得到感悟,心中的失弟悲痛和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这也与文章的开头形成了呼应。前面是“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里是“加快了脚步”,这说明了作者在观察紫藤萝花的过程中已经有所感有所悟,并且获得了一种以新的姿态创造新生活的力量。这也启发了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中有所观察,有所感悟,从而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5.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毁,再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1.修辞句先指出修辞+作用术语+语境义+描写读写性格或情感。字词赏析先解释词义,然后判断有无手法,最后+语境义+描写读写性格或情感。
2.有深层含义的句子(通常与中心有关):有的句子有浅层意思和深层意思。句子的浅层意思或表层意思往往与句子的字面意思有关,句子的深层意思则是句子字面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含蓄的、双关的、暗示的、特殊的含义,也就是作者说这句话的真正用意。而要明白说话人说这句话的真正用意,就要从说话人的身份、性格、说话时的背景等来考虑,要联系文章的思想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写作背景,不能凭空猜想、主观臆测。
考点: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法:“比较”,先要明确比较什么。比较的内容宽泛、角度多样,可同一事物比较也可不同事物比较,可横向比较也可纵向比较,可一组文章比较也可文段、语句比较,可从内容比较也可从手法比较……“比较”,还要学习如何比较,即比较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异中求同,指通过甄别、筛选、提炼,找到阅读材料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共性,从而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另一种是同中求异,就是通过分析、解剖、探寻同类阅读材料的相异之处,从而找出阅读材料的特点,培养求异思维。
考法:比较本文和《短文两篇》,分析托物言志的写法。请按表格内的提示进行归纳,并用比较法总结“物”与“志”之间的联系。
参考示例: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