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崔医声医声相伴崔松说
病人经常拿着病历卡来问我说:“崔医生,你写的‘心律失常’是什么意思啊?”在解释这个词之前,我先讲个小笑话:
我们每个科室办公室里都有一个小黑板,上面记录了每一位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入院诊断、入院日期等基本信息,然而小黑板里的框架比较小,难以完整的容纳病人信息,所以医生会使用缩写来代替,例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简称为风心病,然而有一天我突然在小黑板上看到俩字——“心失”,我就问轮转医生:“你写这个‘心失’是什么意思?”他回答我说:“崔老师,是心律失常,我们简称‘心失’。”听到这我真是哭笑不得,我说:“我希望你在心内科轮转的时候,心得多一点,可千万不要心失了,哪有把‘心律失常’写成‘心失’的,他最重要的是那个‘律’字,而不是‘失’字。”
那到底是心率不齐,还是心律不齐呢?这两个l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
首先说这个“率”,它又念成率领的率,是两个数值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所以心率其实是指心脏在单位时间里的跳动频率。我们经常说正常的心脏跳动频率为60次/分到次/分之间,低于60次/分我们就叫心动过缓,高于次/分我们叫心动过速。所以“率”是一个速度的判断标准,而心率失常则是心脏的跳动得过快或者过慢。
?
但关于心脏的跳动快慢,我们只能做一个大概的定义,当你静息的时候,心率60~次/分是一个比较恰当的范围;而当你在运动的时候,心率一般会在次/分以上,此时不能定义为心动过速;当你睡觉的时候,你的心率可能只有40~50次/分,此时也不能定义为心动过缓。由此可见,心率其实并不能反映心脏的整体情况,用心率失常来命名一个疾病其实是不完整的。
?
再说这个“律”,它的解释是法律规则。这个解释用在心脏方面也十分契合,毕竟心脏的规则出现问题了,那必然是个大事儿。但其实我更愿意用“节律”两个字来表达,心脏的心律失常其实是心脏的节律失常,而节律就包括了节奏和规律。节奏其实就有心率的意思,节奏过快其实是心动过速,节奏过慢其实是心动过缓。规律则是心脏应该保持的一种稳定状态,如果破坏了这种“法律规则”带来的稳定,心脏会陷入一种紊乱的状态,这就是节律不齐。
所以,我们把心脏跳动的节奏过快或过慢以及心脏跳动的规律不齐,统称为心律失常。
根据心律失常起源点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心律失常可分为房性的早搏、房性的扑动、房性的颤动、室性的早搏、室性的扑动、室性的颤动等等。
此外,还可根据心脏传导能力的具体情况,将心律失常分为一度、二度、三度传导阻滞乃至室内传导阻滞等,我常用8个字来形容——早速扑颤缓停逸滞。
但是,就好像古人的阴阳一样,心律失常也会有很多的变化。中国人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无穷无尽,所以心律失常的变化也会有很多。
心脏的节律分为整齐的节律和不整齐的节律。然而有些心律失常,它是不整齐中的整齐。
早搏二联律——即一个正常的心跳后面跟一个提早的跳动,由于提早跳动的出现,这对于整体心律来说必定是不整齐的,但是每一个提早的跳动都跟在前面一个正常心跳后出现,呈1:1的配对规律,所以它又可归于不整齐里的整齐。
心房扑动则是心脏的乱跳,就像鸟儿的翅膀在扑动这种规律是很不整齐的。可是这些“不整齐”,若按照一定的规律传递下来,会使我们摸到的脉搏呈现整齐的规律,例如房扑的二比一或者四比一的传导,在脉搏上可以摸到整齐的心律,然而这仅仅只是心室跳动的整齐,在心房里却是很混乱的扑动状态,所以这也是不整齐里的整齐。
我们知道心房的信号通过房室的通道传到心室,其中的传导过程被异常延迟、部分或完全阻断便引发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仅仅是传导速度减慢,但它的每一个传导都能传下去到达心室,所以它的规律是整齐的。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心房没有一个传导能传下去,心房归心房跳,心室归心室跳,虽然心房与心室之间互不相干,但心脏的跳动也是整齐的。
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就不同了,它是过一段时间脱落一次,过一段时间再脱落一次,呈现出来是不整齐的节律。
所以统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一度、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里面,只有二度是真正的节律不齐,而一度和三度从心室的节律来说却是整齐中的不整齐。
此外,唯一一个心律绝对不整齐的是房颤。
本文使用了许多类似绕口令的言词,这第一个是速率的“率”,第二个是节律的“律”。心脏节律会出现整齐里的不整齐、不整齐里的整齐,也有绝对不整齐。所以做一个好的心内科医生,不但要多看书,学知识,有时候还得要会哲学,还得要会相声的贯口。
以上图文为“崔医声”原创
版权归“医声相伴崔松说”所有
未经允许,谢绝商业转载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转发请保留此版权说明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