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日ACC会议上公布的HOPE-3研究结果显示,降压联合降脂治疗可有效降低中危人群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率。HOPE-3研究对中国临床实践当中医师如何掌握适应证,如何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中国一级预防人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就此《门诊》杂志特别采访了中医院刘力生教授和朱俊教授,共同探讨HOPE-3的研究成果及对中国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影响。
“”医师专访INTERVIEW
﹀
﹀
﹀
《门诊》
HOPE-3研究以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中危人群为目标人群,以心血管事件为主要终点,2×2析因分析,评价降压和降脂在这类人群中的心血管获益。设计该研究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
刘力生教授
CVD是全世界致死、致残和医疗支出的主要原因,50%以上的男性和40%以上的女性在一生中会罹患CVD。临床研究业已证实,在高危个体中,他汀类药物和降压药物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胆固醇和血压,从而使5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减少20%~30%。然而,大部分CVD事件发生在无血管疾病病史、CV危险因素通常并无严重升高而处于平均风险的人群中,在这类人群中开展预防可能会带来巨大影响,但在这种风险较低的人群中,相关的预防研究数据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HOPE-3研究的最新结果弥补了这一缺憾,它强调慢性病的治疗以预防为主,符合目前趋势。
朱俊教授
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上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以往的临床试验更多是在西方国家、以白种人为受试者,而HOPE-3试验是遍及全球的一个试验,特别是在中国、印度、南非、南美等发展中国家进行,试图来探讨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一级预防是否可行,因此对我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门诊》
HOPE-3研究共纳入12,例无心血管事件病史的中危受试者。其中例受试者来自中国的25个中心,约占纳入总数的1/3,其入选标准与以往研究有何不同,降脂治疗是否获益?
刘力生教授
HOPE-3研究降压的入选并不是根据基线血压和血脂的水平作为标准,而是根据女性≥65岁或男性≥55岁,并伴至少一项危险因素如,腰臀比≥0.90(男)或0.85(女)、吸烟史或仍在吸烟、HDL-C<1.0mmol/L(男)或<1.3mmol/L(女)、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或仅需饮食控制的糖尿病、早期肾功能障碍、一级亲属中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女性<65岁或男性<55岁)等中度危险因素作为标准。
朱俊教授
HOPE-3研究的受试人群不是以高血脂作为入选标准,其中一个标准是高密度脂蛋白低。研究结果发现,在中度危险的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瑞舒伐他汀能明显减少主要终点1和2的发生率;在对包括年龄、LDL-C的水平、CRP水平等各个亚组的分析中则发现,各组间没有交互作用。因此,可以说HOPE-3研究在中度危险人群中间降脂治疗是可以获益的。
《门诊》
HOPE-3研究为中危人群降胆固醇治疗获益提供了切实的证据,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将心血管疾病防治战线前移?
刘力生教授
医师的责任是以患者为中心、治病救人。单纯看研究的统计数据,下降了多少百分比,和真正落实到具体患者身上的临床治疗可能完全不同。HOPE-3研究的总体设计遵照各个国家指南,得出的结果一致,证明降脂有效,但年龄、性别等各个危险因素不同。所以,HOPE-3研究只是一项研究,单纯一项研究不足以说明所有问题,如何进一步把研究结果转化到临床实践需要经过慎重考虑和具体讨论。
朱俊教授
HOPE-3研究并不是为了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而是研究在中危人群中进行预防是否可行、能否取得疗效,是否具安全性。研究证实,在降脂和联合治疗方面是可行、有效且安全的,但实际人群中进行预防还涉及到很多问题,如人种差异、不同人群表现不一致、个体实际危险程度不同等,因此,现在还不能就此修改指南或对所有中度风险人群都常规地进行药物治疗。既往的心血管预防临床试验中,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