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知肉味”,又能“享健康”,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却不接受人造肉?
“关于‘人造肉’”根据《人造肉分类与命名分析及规范建议》,所谓的“人造肉”是指“采用物理挤压和生物化学技术”,制造出“接近肉类外形、口感、营养”的产品。
人造肉有两种,一种是由大豆蛋白制成的“大豆蛋白肉”,另一种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制成的人造肉。
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最常见的就是“大豆蛋白肉”。它是利用大豆、大麦、豌豆等中的植物蛋白进行制作,再加入风味物质,使其在风味、口感上和真肉相似。
常见的如素火腿、鸡胸肉、素肉丸、素豆干等,都属于“大豆蛋白”人造肉。
“为什么要生产‘人造肉’”
1.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
肉类生产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有研究证实,“每生产1公斤猪肉或禽肉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轿车行驶大约50公里的排放量。”
《中国植物肉行业洞察白皮书》指出,“每生产1公斤植物肉可减少90%温室气体排放、93%土地浪费破坏和99%的生产用水。”
也就是说,相对动物肉制品生产,以“大豆蛋白肉”为主的植物肉,在生产过程中,更加环保、健康。
(点击查看文章《为地球“减负”诞生的“人造肉”将端上餐桌,你会吃吗?》)
2.补充肉类供应缺口
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发布的数据,预计到年,全球肉类需求量将会增至3亿吨以上。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肉类消费大国,预计到年,我国肉类消费总量将达到9千万吨,约占世界总食肉量的28%。
不断增长的需求量和有限的规模生产量,有时会出现肉类供应短缺的情况。而生产人造肉,可以补充肉类供应缺口。
3.改善居民健康状况
肉质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