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病理
以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多见。多为胆色素性结石,肝外胆管多有扩张,其内充满泥沙样或混合性结石。肝外结石的特点是胆管梗阻和感染。胆管壁因充血、水肿、增生和纤维化而有增厚。除嵌顿外,一般不引起完全性梗阻。因结石较小,超声探查有时不能清晰显示。
临床表现多见于老年和壮年
多有长期反复发作的胆系感染病史
静止期和慢性期无症状或类似溃疡或慢性胆囊炎
急性期出现腹痛、高热、黄疸三联征
重症患者可出现DIC、中毒性休克以致死亡
声像表现1、有结石的胆管一般都扩张,大于6mm
2、胆管腔内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光团
3、强回声团与胆管壁之间分界清晰
4、强光团后方出现声影
5、强回声团发生移动是可靠证据
肝内胆管结石声像表现1、在肝内沿胆管走向的强光团
2、强光团后方伴有声影
3、强光团有沿左右肝管及段间胆管走向分布的特点
4、结石阻塞部位以上的小胆管一般都扩张。“平行管”征
5、肝实质回声粗大不均
肝外胆管癌
病理
癌肿可发生于肝外胆管任何部位,据统计发生频数依次为肝门部左右肝管汇合处、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处以及壶腹部。多为腺癌。
进行性黄疸为其主要症状。
位于胆总管下端者其症状与胰头癌相似。
临床表现阻塞性黄疸突出,早期即可出现,可进行性加重。
与癌肿的部位有关。
声像表现直接声像分为两大类:
1、扩张的胆总管远端有不均匀的中等强度回声团块,呈乳头状或团块状
、扩张的胆总管远端突然截断或细窄闭塞,但是看不到团块。
CDFI检测显示团块内彩色血流信号。
间接声像:
1.病灶以上的胆管明显扩张
.肝脏弥漫性增大
.肝门淋巴结肿大或肝内转移。
鉴别诊断本病应注意与其他病因引起的肝外阻塞性黄疽相鉴别,特别是胰头癌及胆管结石。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CongenitalCysticDilationofBileDuct)又称Caroli病。
临床表现腹痛、黄疸、肿块
声像表现在肝内外胆管某一局限性扩大的无回声区
多呈圆形,或梭形
可单发,也可多发
肝外胆管囊状扩张症1、胆总管局限性无回声
、壁薄,后方回声增强
、与近端肝管相连
4、肝内胆管正常或轻度扩张
5、胆囊受推前移
6、囊肿内可有结石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1、囊肿沿左右肝管分布,并与肝管相通
、肝内出现多个圆形/梭形液性暗区,亦可表现为节段性或较均匀性扩张
、囊壁呈边界清晰的高回声线
4、有时合并肝外胆管囊状扩张
鉴别诊断1、需与其它囊肿相鉴别
、要点为沿胆管分布,并与之相通,囊与囊相通
胆道蛔虫病
病理
多在肝外胆道,胆囊蛔虫较少见。胆管蛔虫常为一条,也可为多条。胆管蛔虫可引起机械性梗阻及细菌感染,虫卵或残体可成为结石的核心。
临床表现1、突发性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绞痛,向右肩放射剑下深压痛
、白细胞增多,粪便找到蛔虫卵
声像表现1、肝外胆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胆总管明显扩张。
、胆管内出现两条平行的回声光带,其中间为条状无回声区(为蛔虫的假体腔)。
、实时显像观察到蛔虫的蠕动为特异性表现。
4、胆囊内蛔虫则在胆囊腔内显示双线状平行光带,多呈弧形或蜷曲状。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