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在三伏,养生也在三伏”
风清云淡纯音乐-养生音乐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闷湿的季节
也正是“冬病夏治”排毒排寒的好时机
寒进入人体后导致气滞,气滞又造成血瘀,使血流减慢就会产生很多疾病,利用好三伏天可以将深藏体内多年的湿毒寒气“逼”出来。
中医理论认为:百病在瘀,瘀则病,病则通,通则祛病。
万病之源来自于寒湿
养生不排寒一切都白谈
湿气分以下几种:
寒湿: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
为什么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更重,寒邪伤人更狠。
湿热: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
风湿: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
肥胖: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怎么判断体内有没有寒气?
(1)手脚冰凉、怕风怕冷;
(2)病症以肿胀、疼痛为特征;
(3)腹痛、腹泻、分泌物清稀、色白;
(4)口干渴,面色青白、舌苔白;
(5)背部酸楚不舒;
(6)呕吐、咳嗽、吐痰、鼻塞、喷嚏;
用什么方法可以将体内的寒气“逼”出来?
逼出体内的湿毒寒气除了湿度流汗,借助刮痧、拔罐、艾灸等传统方法来排解三伏暑湿之毒,针对不同的脏器会有对应的排毒方法,彻底打扫体内寒毒。
一、肾脏排毒
肾脏排毒不是简简单单的多喝水就能解决,肾脏本身也是一个大的过滤净化器,过滤血液中的毒素和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废料,并能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按揉涌泉穴
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
中医认为,涌泉穴直通肾经,脚心的脚泉穴法是浊气下降的地方。
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咯血、鼻塞、头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可以帮助肾脏排毒的食物:樱桃是目前被公认的,能极为有效的去除人体内毒素和不洁体液的水果,,同时还有通便的功效。黄瓜能清洁尿道,也可以帮助肾脏排出泌尿系统的毒素。
二、肠道排毒
每天吃的食物都要通过胃肠来代谢,同时也会导致各种毒素在肠道内的积存,特别是有排便不畅或者长期便秘的人群,毒素长期停留在肠道,容易被反复吸收,给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
大肠按摩方法:深揉压法。按照顺序按压圈中大肠的1-5点处,按住大肠以及小肠5点,大肠2及大肠4两点,以指腹推进肋骨下方,大肠3位于肚脐正上方四指处。
小肠按摩方法:轻压法。沿着小肠方向依序按压圈中的1-5点,以肚脐为中心点,在四周的2-3公分距离处,轻轻按压。如果指腹感觉到按压处较硬,可以定点压揉。
可以帮助肠道排毒的食物:
大白菜含大量粗纤维,可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黑木耳中的胶质有清理肠胃的功效;苹果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起到清洗肠道作用;
苹果中的果胶也能避免食物在肠内腐化,并促进胃肠道中的铅、汞、锰等重金属和毒素的排放。
三、肝脏排毒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肝脏每天也是负责体内的毒素的代谢,帮助肝脏排毒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1、敲胆经,拨动阳陵泉。
肝脏和外界没有通道,它解的毒需要通过胆经才能排出体外,如果胆经堵塞肝毒无处可去,就会引发肝脏病变。
用手指关节击打大腿两侧的胆经部分,从环跳穴一直敲到膝盖上部。每次敲到皮肤温热为度。
敲完后再拨动阳陵泉,如果有电麻感到脚指,说明胆经较通畅;如果没有感觉或只痛不麻,说明胆经有堵塞,要继续敲打,直到它通畅。
2、按揉太冲到行间。从太冲一路按到行间穴,这个方法是疏肝解郁、为心脏供血的最好办法。
可以帮助肠道排毒的食物:
大蒜可以激发人体免疫细胞吞噬体内垃圾,大蒜中的特殊成分可以降低体内铅的浓度。
葡萄:可以帮助肝、肠、胃清除体内垃圾,还能增加造血机能。
胡萝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和果胶,可与体内的汞离子结合,加速体内汞离子的排出。
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