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看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16-8-30 17:15:15   点击数:
  

【健康百科】从考古看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韩熙载夜宴图》

首先,主要通过烤、煮、蒸、涮这四个技能来溯源中国古代烹饪方式的起源。能体现中国烹饪特点的,除炒之外,就是蒸。我们享受到美味最多的是炒出来的食品,另外,是蒸。蒸的基本用具是甑。甑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这是非常伟大的发明。

其次,在考古里头发现了有保存非常好的食品。有一些食品,特别是马王堆出土的一些食品,由于密封得比较好,一些有机质的东西保存得都比较好。

第三,从出土的一些图象食品,来看古代的烤肉串、火锅,还有饺子、点心,乃至罐头这些食品,来说明古代的烹饪水平发展的高度。饺子,现在的资料可能早到年龄时候。火锅,比较确切的证据,比较早的是在西周时候。烤肉串,现在发现的资料,汉朝时候在中原就相当流行了。点心,从考古来说,发现比较早的证据就是唐朝的新疆吐鲁番出的,这类花式点心几近跟现在是一样的做法。

最后,就是食具。中国人主要是用筷子吃饭的。我们是筷子的发明人,是主要的使用者。实际上,我们不但用筷子进食,还用勺子。筷子,从文献记载来说,应该是在商朝最早发明。但是,考古提供一些证据,应该说能证明商朝有了筷子,但是还可以往条件。勺子的使用,应当说是最早的,从现在发现的证据来说,可以追溯到7千年之前。

我们很多遗忘的历史都是通过考古来发现的:

第一方面就是讲古代的烹饪技术和传统的炊具;

第二方面就是从厨师的活动,还有从一些传统食谱来看古代的饮食文化;

第三方面就是讲,从直接出土的食品来看饮食文化;

第四方面从传统的食具来看古代的饮食文化。

烹饪技能和我们传统的一些炊具在考古中发现的情况。应该说,我们享受到美味最多的,还是炒法炒出来的食品。还有,我觉得可能更能体现中国烹饪特点的,除炒之外,就是蒸。

煮应当说是从陶器开始发明的时候,大约是距今应该是1万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有了比较标准意义上的煮。它有陶釜、有鼎这些主要用来煮的用具。另外,还有一些烤的用具。在这儿,烤箅子在史前都出了很多,固然主要的还是用来煮的,煮的东西。中国的这些出土的用具,我们知道有很多特点。我这儿举一个例子和外界就是国外有些不同的,就是我们三足器比较发达——就是一个器物下头做三个角。这类用具非常多,这是非常有特点的。而且,这类三足器,特别是我们都知道的鼎,实际上是一个釜,下面加上三个腿。不要小视了鼎,它是一度作为国家政权的意味。我们知道有“定鼎”、“问鼎”“九鼎”之说。后来,有些王朝就把拿到了九鼎作为具有政权的意味。九鼎听说在秦始皇的时候,就下落不明了。

烤,烧烤实际应该是比煮更古老的一种方法,最原始的。在没有釜、灶的时候,把东西可以直接放在火上烧烤,是比较原始,但是烧出的味道确切不错。所以,我们现在很多饭店、餐馆,它还要采取这种方法,比方:做烤乳猪,烤全羊,包括烤羊肉串,它的味道就是比较特别。这个烤的证据,就是说我们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些陶做的烤箅,它做成一个齿状,上面放上食品,烤鱼、烤肉。我们最新在齐家文化的1处遗址里头,就是青海的喇家遗址里头发现了1座烤炉。它是用石板做的,用一块薄石板把它支起来,下面烧火,然后上面放食品。应当说是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1座烤炉,也是做得非常好的。这说明我们烤的方法,除明火烤之外,已有了比较严格意义上的烤炉。

蒸,蒸的基本用具应该是甑。甑的发明在仰韶文化,北方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南方的崧泽文化里头就有了,应该说都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特别是在南方的新石器文化里头,它出现了甑和下面的釜连为一体的用具,考古学上叫它甗。它下面盛水,中间有一个箅子,水烧好了以后,通过蒸汽把上面的食品蒸熟。这是非常伟大的发明。我们知道,西方虽然用蒸汽能发明蒸汽车,是一个伟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应用蒸汽的历史,应该说那是要古老很多了。这种方法,到后来1直到现在,在中国烹饪里头运用得非常广泛。这也是我们和西方饮食文化的一个区分。由于西方饮食文化,它主要用煎、烤,所以他们做出来的是牛排,是面包;我们做出来就是馒头,由于我们是蒸出来的。我们这个蒸法应该是,特别应当引发我们古代的厨师的一个自满,它应该是一个很重大的贡献吧。由于我们知道法国大餐在世界上很着名的,但是法国厨师他们在不久之前吧,还不知道蒸法,蒸的概念都没有,他不采取这个方法。

这是我们在汉画像石上看到的用甑蒸食的场面,实际上跟甗的感觉还是一样的,但是它把它放在了灶上,甑后来就做了更大改进,比如说,它不用铜了,不用陶了,它用竹子来做,就出现了蒸笼。我们在汉画像石上,也见到了蒸笼的图象。这个在文献上都找不到的,但是在画像石上我们见到了,在河南密县一座画像石墓里头,就发现了非常标准的蒸笼的图象。这是蒸法,我们说了它初期的发展过程。

煎。这种方法,我们在仰韶文化里头找到证据。在郑州附近的仰韶文化遗址里头出土了许多件,我们叫做鏊也好,叫做铛也好,这类东西就是烙饼用的。它做成一个平面,一个饼一样的形状的一个面,然后下面加上三个腿,上面就可以摊饼。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发现,由于我们过去知道,认为像饼食、面食起源是比较晚的,这个已说明不晚了,有5千年左右的历史吧。好,从烹饪技能,从烹饪用具,我们就说到这儿。

还有画像石表现野炊的场景。我们在山东出土的一个画像石上,看到它是表现一棵树,树上挂了一些羊腿、牛腿,然后树下里头有灶,一些厨师在那儿做炊事活动。可能表现的是一种野宴吧,就是在野外宴饮的场景,准备宴饮的一些食品。在河南密县一座墓里头,出土了好几块画像石,也表现了很丰富的烹饪活动的场面,比如有切割的场面,有烹煮的场面,还有烤羊肉串的场面,非常生动。

我们出土的一些食品,在考古里头发现了有保存非常好的。有一些食品,比方说,特别是马王堆出土的一些食品,它是由于密封得比较好,一些有机质的东西保存得都比较好:纺织品,包括这些食品在内。有些我们知道的:一些蛋,鸡蛋它放在箱子里头,现在蛋壳都非常好,都可以看出一个一个鸡蛋的模样来。还有一些兽骨、兔骨头什么的,这都是。肉已腐烂了,就剩一些骨头了。另外,还有一些藕片。出土的时候,藕片一片一片,七个孔都看得非常清楚,保存得非常好。还有烤肉串,这个签子上面,竹签子上面还穿的东西,都看得出来。

饺子。现在的资料可能早到年龄时候。我们在山东的年龄时期的墓葬里头,在一个铜器里头发现了几个饺子。当时刚出土的时候,揭开盖子一看,形状还是比较清楚,所以拍下照片来了,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你现在看就没有了。再有,一些雕塑上面,我们叫做俑,上面有表现了饺子的图象。像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在三峡里头出土的三国时候的一个厨俑,它的案子上就捏了一个非常具体的饺子,而且是花边饺子,非常漂亮。

在文献上讲,只能追溯到南北朝的时候饺子、馄饨的记录,但是考古可以把饺子出现的时间提早。比较完全的饺子是出在新疆吐鲁番,由于它比较干燥。唐朝墓葬里头,有一些死者随葬有饺子,出土出来饺子的形状,就是半圆形,跟我们现在饺子是如出一辙。应当说是饺子在古代,它是最早也有称它做馄饨的,做牢丸,到北齐的时候就比较定型了。

火锅的吃法。火锅,我们现在很多地区也很流行,特别是北方涮羊肉,实际都是一种火锅。我们找到火锅的证据,应当说是比较确切的证据。比较早的是在西周时候。西周的鼎,有一种鼎它下面是做成空的,可以烧火的,然后上面一层就可以涮肉、煮肉。这类鼎,为何叫它火锅呢?它并不大,它的高度也就是10多公分。由于当时的人吃饭,他是一个人一个小案子,他自己吃自己的,所以做成很小的这类火锅。后来在东周、在秦汉时候,也还有一些发现,出土一些火锅的材料。我们在西汉的时候,出土了很多青铜的用具,叫染炉、染杯,由于它上面就有铭文,说这个东西叫这个名字,上面是一个杯,这个杯平常是用来饮酒的。实际上这还是一种涮锅子,是一种火锅。染就是有涮的意思。

烤肉串,有一些烤肉串的图、一些场景。但是我们现在发现的资料,又看到在中原汉朝时候,这类烤肉串就相当流行了,在很多画像石上面,都看到这类场面。

点心。我们现在从考古来说呢,发现比较早的证据就是唐朝的,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唐朝吐鲁番,新疆吐鲁番出的,这类花式点心几近跟现在是一样的做法,它是用模子压下来的,然后再烤。新疆由于它气候比较干燥,它保存条件比较好,所以像这些食品都能够还原样地保存下来,色彩都是一样的。

在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里头,在这些夜宴的主人的餐桌上面,也放了有筷子。不仔细看呢是看不出来,但是当时的画工是很仔细,是画了筷子的;而且是一个人一双,是画得很明确。在其他的一些绘画的材料上,我们都能看到筷子的图象,它表现了古代中国人把筷子作为餐桌上必备的一个餐具。这应该是中国饮食文化一个文明的意味。

来源:络作者:佚名:青茗









































北京有哪些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fund.net/qt/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