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式的转变第六届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

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20-12-10 14:46:33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pf.39.net/bdfyy/
  由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医院共同主办,《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协办的“第六届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峰论坛”于年6月6-7日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来自国内各地的心血管内科、急诊科、普通内科其他感兴趣的临床科室知名专家和科室骨干参与了此次盛会。大会主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杰孚表示,近年来心血管介入治疗蓬勃发展,但合理、规范的药物治疗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精准医学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是药物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门诊》杂志记者在会议现场为您带来报道。

绿色用药、和谐治疗

  论坛开幕式由卫生部医院杨杰孚教授主持,参加开幕式的专家人士还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医院名誉院长高润霖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医院副院长兼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韩雅玲院士,医院院长林嘉滨教授,医院副院长许锋教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社干岭女士医院心内科主任杨天伦教授等。

  杨杰孚教授指出,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我国每年约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虽然近年来各种介入治疗,包括支架植入术、导管消融及植入器械等发展很快,而合理、规范的使用药物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依旧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由北京医学会与医院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峰论坛注册参会医生多人,以“绿色用药、和谐治疗,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方针,几乎涉及目前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学的全部领域,充分贴近临床实际。邀请权威专家聚焦当今国内外心血管药物治疗学的最新进展及热点领域,重点内容是合理及规范使用心血管疾病药物,尤其是强调精准医学指导的个体化药物治疗。

从指南到临床实践:心血管药物的个体化使用

  高润霖院士在开幕式中提到:“尽管介入和外科治疗在心血管治疗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药物治疗仍是心血管疾病的基础,而近些年药物治疗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了更好的规范心血管病人的药物治疗,必须要严格规范心血管疾病的各项诊疗指南并且贯彻执行,必须要强调病人的个体化的用药,必须   针对合理、规范用药的定义,杨杰孚教授归纳:根据大量临床数据及临床试验结果制定出的疾病诊断及治疗指南指导下用药,如高血压指南、冠心病指南、心律失常指南及心力衰竭指南。临床医师用药原则不能违背指南,因此,本次会议有最新国内外指南解读,从指南到临床实践。

  杨杰孚教授同时指出,指南针对的是群体,而人体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如遗传差异、种族差异、所处的环境差异、性别及年龄差异及生活方式的差异等等,这些差异都将影响疾病的发生及治疗,而精准医学的核心是强调个体化治疗,本次会议显著扩大了特殊临床病例分析及讨论,并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专家点评及总结,其目的是让广大医生即要遵循指南的原则,同时根据临床实际,个体化及精准化使用心血管药物。

全新的医学干预模式:循证指导精准医学

  霍勇教授致辞中强调,药物治疗是一个整体概念,我们要科学地审视循证医学证据,重视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尤其重视药物的精准治疗。应对新世纪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有赖于全新的医学干预模式。早期传统的医学防治模式是根据个人经验及直觉出发,即经验医学模式,受到当时医学认知水平及治疗学的局限性,相关经验往往源自孤立的病例,很难推而广之。对此杨杰孚教授着重表示,20世纪临床医学最大的进步,是从以个人经验医学发展到循证医学,即根据大量临床研究数据,大量临床试验的结果制定指南:如高血压指南、冠心病指南、心力衰竭指南等,临床医生根据这些指南指导治疗。这些指南针对的目标是患者群体,即罹患同类疾病的所有人,但是群体中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如遗传背景、种族性别及生物学特性、所处的环境差异、社会经济地位,乃至生活方式的差异等等,这些都将影响疾病的发生及治疗。

  杨杰孚教授举例说明,比如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应用的疗效一般在50%左右,即例患者可能只有50人有效,另50人可能没有效,为什么有这种差异?就是前面提到的遗传基因不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差异导致了疗效的差异。而未来的精准医学通过基因检测及后天因素综合分析,用药主要针对50%有效的人群,这样一方面大大减少了治疗用药,另一方面也节约了医疗成本。又比如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可能中只有20%~30%人明显获益,而大多数人不获益或获益不显著。按照精准医学的理念,应该筛选出20%~30%显著有效的人群进行用药。但要真正实现精准医学理念下的个体化治疗,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次会议旨在推动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规范化的进程,希望有更多专家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fund.net/qt/13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