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没有治疗就匆匆做手术,风险巨大!如果术前肺部有炎症,那么患者气道高敏,全麻插管时极易发生支气管痉挛等危险情况;如有浓痰,极易堵塞气管导管,造成窒息。而且据统计分析,患者术前有呼吸系统感染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较无感染者高出四倍。如果遇到这类患者,麻醉医生该怎么办呢?
精准的术前评估
?
掌握你的病情
详细询问病史,明确风险。除询问全身情况的外,要特别询问呼吸道疾病的种类(感冒、肺炎、肺气肿、哮喘、肺结核等)和症状(咳嗽、咳痰、有无喘鸣、呼吸困难和胸痛),以及发病的时间,有无进展到肺动脉高压,甚至是肺心病(慢性肺部疾病导致的右心衰竭)。
?
2.必要的肺部检查
基础的体格检查:检查是否是肥胖、有无发绀(就是嘴唇发紫);观察呼吸的频率和类型;听诊双肺有无呼吸音减弱、啰音、喘鸣、喉鸣等。
诊断检查项目:胸部X线、心电图、动脉血气、肺功能等。其中,肺功能的测定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尤为重要。
?
3.灵巧的床旁测试肺功能的实验
⑴屏气试验:先让患者做数次深呼吸,然后在深吸气后屏住呼吸,记录其能屏住呼吸的时间。一般以屏气时间在30秒以上为正常;屏气时间短于20秒,可认为其心肺功能显著不全;
⑵吹气试验:让病人在尽量深呼吸后作最大呼吸。若呼气时间不超过3秒,示用力肺活量基本正常;如呼气时就超过5秒,表示存在阻塞性通气障碍;
⑶吹火柴法:点燃一根火柴,尽力去吹,如果距离嘴15厘米吹不灭,说明肺功能有问题;如果距离5厘米还吹不灭,说明肺功能很差,如肺气肿患者;
?
4.呼吸困难的分级
精心的术前准备
?
戒烟
术前12小时戒烟可降低尼古丁和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更好地促进组织氧的输送。较长时间的戒烟能改善纤毛运动功能并能减少气道分泌及刺激,从而减少创口感染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性。
?
2.急性呼吸道感染
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期间,择期手术宜在感染得到充分控制1-2周后施行,如系急症手术,应加强抗感染治疗,且避免吸入麻醉的使用;
?
3.慢阻肺或哮喘
慢阻肺和哮喘的患者,在择期手术前就应该给予治疗,手术应该延迟至病情缓解,即便是病情缓解的患者手术期间危险性依然大。
?
4.积极自主提高肺功能
积极的进行肺功能锻炼和加强膨肺,包括戒烟,自主深呼吸、咳嗽、鼓励性呼吸测量,扣胸及胸部震动加体位引流等。这样做,有助于分泌物的排出及增加肺活量,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改善预后。
麻醉的选择
如果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确需手术,眼部手术或是四肢手术宜选用周围神经阻滞或是局麻;腹部或是下肢手术宜选用脊麻或是硬膜外麻醉;必须施行全麻的,应避免使用吸入麻醉。
有效的术中管理
?
生命体征监测
血压、心电图导联、氧饱和度、脉搏等,术中便捷的动脉血气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的可靠指标。
?
2.积极的术中药物预防
无论施行何种麻醉方法术前要准备好沙丁胺醇喷雾剂、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地塞米松类等药物,预防可能出现的支气管痉挛或是哮喘患者的发作;全麻的患者谨慎使用阿托品,以防止使分泌物干燥,堵塞气管;使用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加利多卡因等药物作为高反应性气道患者的诱导选择。
完善的术后管理
对所有高危患者,均应该配有肺膨胀措施(自主深呼吸、鼓励性的呼吸量测定、肺部护理、吸引、无创通气),以便随时使用。预防血栓栓塞、有效的术后镇痛及鼻胃管等。
作者:仲实
赞赏
长按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