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专业的水族品牌自媒体
大面积细菌感染的对策
龙鱼大面积体表细菌感染的疾病主要是立鳞、烂身、肤霉。多数情况下这三种疾病发生于环境水质骤变、低温、少管理,水质差的饲养环境下,常常以凶险的急性症状开始。在处理不力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情况的快速恶化继而导致威胁龙鱼生命的情况。
下盐的作用和功效机理
这类细菌感染在初期较易控制,但中期以后进展迅速,对鱼的损伤也很大,容易导致全身感染继而造成鱼只死亡。治疗的重点首先是在龙鱼刚刚开始有一两片鳞片微微翘起或者刚开始发生溃烂、肤霉等症状时及早发现。升温到33度,如果手头暂时没有药品,那么就先下盐。盐几乎是一种万能药,对各种鱼病都有疗效但又都不具有特效,但在适当的使用下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可提高治疗效果:治疗烂鳃、烂尾、立鳞等细菌性疾病,可减少黏液分泌,加速愈合。利用渗透压差异原理可杀死各种淡水性体表原虫类寄生虫,对白点虫则只能杀死仔虫无法杀死寄生于皮肤内的成虫或胞囊。同样利用渗透压原理可驱除各种寄生于鳃腔或体表淡水性寄生虫,如三代虫、鱼蛭、鱼虱等。高浓度的盐短时间药浴可抑制水霉和消毒,但不具特效需重复使用。此外盐的另一大作用是降低紧迫,同时,当水中亚硝酸过高时,加盐可以降低亚硝酸的毒性,在投放其他药物时加盐还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伤害。
起泡黄粉药物对鱼体粘膜的保护作用
对于这类体表大面积感染的疾病而言,黄粉是通常的选择。不过黄粉有很多种,下药之后水面起泡的黄粉为佳。起泡的现象在于水中维持一定量的粘液保护。鱼体表感染后,最重要的就是在杀除体表感染病灶致病菌的同时,维持健康的体表粘液状况。粘液状况的保护对于体表感染的恢复至关重要。起泡的黄粉对于保护体粘膜有很好的效果。如果一时没有起泡的黄药,追加土霉素也是可以的,也会带来水面起泡的效果。
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停食并每天抽出缸底的粪便,微量换水保持水质的洁净,同时追加药物,直至完全恢复正常状态后方可循序渐进地换水并调低温度。在治疗中,清洗前置滤材中积累的污垢也十分重要。此类情形下维持低排泄的水质状态对于治疗的帮助很大,单纯放药的效果往往不够明显。而一旦病情稳定后,水质能够随之企稳,同时由于此类情况下的龙鱼本身体质没有大问题,恢复速度也比较快。防止此类疾病的方法主要除了注意水质控制投喂外,加装杀菌灯也是不错的措施,对于有机物含量高投喂量大的鱼缸来说,加装杀菌灯能成倍提高饲养密度大大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用药水温问题腹水胀气对症问题
一般来说用药水温都是比较偏高的,黄粉一类的药物也是在32摄氏度左右达到最大疗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腹水、胀气一类症状的鱼,用药水温也不能太高,否则会加剧物理性胀气的症状,用药水温控制在29摄氏度即可。
另一点很重要的是,作为对于腹水、胀气症状的预防,任何麻醉、搬运之前,都最好先行停食。停食时间长度视龙鱼大小、搬运时间长短而定;中鱼以上较长搬运时间的,最好停食3天以上。虽然这是个小问题,但非常重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内寄问题
很多鱼友经常在龙鱼食欲偏低的时候考虑到内寄感染的问题。个人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龙鱼都不太需要考虑其他野生捕捞鱼种的内寄感染问题。龙鱼食欲不振,首要考虑的应该是水质方面问题,其次是阶段性厌食问题,最后才是内寄问题。不过对于长期食用活饵、生饵的龙鱼而言,内寄的问题也不能完全排除。
内寄的表现一般都是在体内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或龙鱼体质虚弱的时候才会出现。总体来说,龙鱼羸弱的时机是内寄可能爆发的时候。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所有鲜饵、活食都预先冷冻之后喂食就比较安全了。
极鱼6号可谓内寄治疗专家:
使用方法:每30L水量添加1g本药剂,2天一次(每次用药时根据鱼的多少酌情换水),三次为一疗程。如有需要可等剂量重复一疗程。第二轮加药前请换水30%。
预防检疫用药时,每60L水量添加1g本药剂。
用药温度32℃。建议使用前清洗部分过滤棉并换水30%;使用时请将活性炭取出,治疗周期内关灯停食。治疗后建议更换30%水量,并添加本系列硝化细菌益生菌产品恢复生物过滤效能。
营养性疾病问题与饲料搭配
龙鱼在长期人工饲养下,也经常罹患营养性疾病。单纯喂食一种饵食的饲养方式一般都是不足取的。特别是长期单一喂食富含几丁质的虾、虫一类食物,会造成很多营养性疾病。具体的症状包括状态不足、精神不够、食欲不振、兜嘴、翻腮、骨骼发育不良、生长速度缓慢等。
长期单一喂食虾肉、昆虫一类的食物,容易造成的疾病之一就是头洞和水泡病。在鱼的头顶部位局部头皮鼓起或者鳃盖侧面皮肤局部鼓起,继而扩散到全脸大面积水泡,进展速度因水质和鱼的体质而异。成因主要在于:食物单一营养缺乏、持续的高温水质老旧、细菌性感染等问题,且换季时容易发生症状。这种症状在水质老旧,有机物累积过多,细菌爆发性繁殖的情形下容易造成大面积感染。伴随严重的感染与溃烂,多发生在长期饲养换水频率低或滤材很久不曾清洗的鱼缸。
对策:丰富龙鱼的食谱,搭配好营养结构。特别是在食物比例中搭配主要比例的鱼类食物,多喂小鱼对于纠正这种营养性疾病有很大帮助,或者搭配小甲鱼、林蛙也是可以的。不过从饲料安全的角度来说,个人建议还是以冰冻小鱼为主较为稳妥。同时注意鱼缸的夏季通风降温,频换新水,必要时清洗滤棉。但此病一旦有感染记录,很容易反复,虽然治疗及时对鱼也不会造成什么更大危害,但反复感染确实令人头痛。这一点有点像须瘤病。而根治的方法必须要通过改善营养结构,增强龙鱼体质和水质的长期提升双重方式。
网罗关联:
你所不知道的红龙表现详解
四大常见状况的修复补救养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