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每升高一度,心脑血管疾病增加17

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21-8-3 12:06:39   点击数:
  

导读:每年夏天从6月开始,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并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根据既往的统计数字显示,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

《化芊中医》辩证治疗:1.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及更年期综合症。2.心脑血管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等。3.肠胃病: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黏膜白斑、胃溃疡、食道返流性胃炎、结肠炎、结肠溃疡等。4.妇科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及慢性炎症、气血不足等。5.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等。6: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关节炎等。

刘化芊:中医主任医师;山西省营养协会顾问、首席专家。

最近的天气就像女朋友

脾气说来就来

刚刚还骄阳似火

一眨眼就变成狂风暴雨

就这样还是热热热

每年夏天,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今!年!更!甚!

根据往年的数据显示:

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

气温升高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7月10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河北中南部、内蒙古西部、甘肃北部、宁夏中北部、山西西南部、陕西关中地区、浙江东部、福建东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可超过40℃。

今年三伏天一共40天,属于加长版,更加要注意!

年三伏天(加长版)

初伏:7月12日到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到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到8月20日。

据医院急诊室医生介绍,每年三伏酷暑的时候都会接诊大量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气温变化是心脑血管的“劲敌”。研究显示,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明显上升。

也就是说,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在今年夏天就更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了!

为什么三伏天环心脑血管的患者会飙升呢?

原因一

三伏酷暑,人体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脏器的供血就会相对减少。

原因二

高温天气,容易引起人体内循环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了心脏的负担。

原因三

夏天出汗多,人体的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

原因四

天气炎热,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紧张,加上天气燥热,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的耗氧量增加,万一再有过度劳累等因素,发病危险就更大了。

三伏高医院跑

①空调房睡一夜——易致热中风

很多人到夏天喜欢开着空调裹着棉被睡一整夜。医院主任医师路波表示,室内外温差过大,会使全身毛孔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发作“热中风”。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使用空调时间不要过长,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差最好不超过5℃。

②一大早去晨练——易致心脑血管意外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但是夏季早晨6点前,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而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的消耗大,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加,对人体耐受力提出很大挑战,很容易支撑不住,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因此夏季应尽量避开过早晨练,应改为黄昏时间。

③渴极了猛灌水——严重可至心肌梗死

三伏天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喝~毫升即可。

④运动后猛喝冷饮——诱发心梗

如果在剧烈运动之后大量饮用冰饮,虽然会带来短暂的舒适感,但会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心脏、大脑等脏器的耗氧量加剧,引起血压波动,所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尤其是心梗。

夏季降温要适度,最好采用逐渐降温的方法,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中老年人。

⑤刚吃饱就午睡——易诱发脑梗死

三伏天高温,很多人晚上睡不好,中午时午睡半个小时左右很有好处。但忌餐后即睡。

因为高温导致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加上饱餐后血液涌向消化器官和大脑争血,此时入睡便有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可以在午餐前小睡30分钟,或者午餐后半小时后再午睡。

⑥出汗后洗冷水澡——易形成血栓

三伏天,气温高,人体温度也高,洗个冷水澡,这种突然的冷刺激不仅仅会造成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有时甚至会导致冠状动脉严重痉挛,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满身大汗的时候,先用毛巾擦干汗,再去洗澡或者吹冷风。如果要冲冷水澡,最好先用冷水冲四肢,等身体适应后,再冲全身。

⑦烈日下光膀子——严重可致肾脏疾病

不少户外工作者图凉快,脱掉衣服光着膀子干活,皮肤被晒得黝黑。但是夏季人体前心后背上的毛孔都打开了,如果长期被紫外线照射,除了会被晒伤,还会导致水肿,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肾脏疾病。

高温天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特别要避开日照最强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必须工作时,每两小时要去阴凉地稍作休息,并且要戴帽子,多喝水随身带着人丹、十滴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药品。

⑧蔬菜水果当正餐——易致肠胃病

夏天因为天气炎热,许多人都没有什么胃口。有些人甚至经常用水果蔬菜来替代正餐。夏季人体的代谢速度比冬天要快,不吃主食会让人体阳气受损,免疫力下降,导致易患疾病。

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等,同时要多补充水分和盐分。

心血管疾病膏方治疗效果好

心血管疾病临床以高血压及冠心病为常见,还有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多伴有心律失常、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动脉硬化等症,其病程较长,病机甚为复杂,发病多与禀赋不足、年老体衰、饮食失节、情志不遂、劳逸失度等因素导致脏腑气机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有关。

1、平衡阴阳

心血管疾病膏方处方时要注意患者的阴阳状态,遵循“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之训,通过“补阴配阳”、“补阳配阴”,或“抑阴扶阳”、“抑阳扶阴”等手段,以求达到阴阳相配“阴平阳秘”的最佳效果。

2、调补五脏

心血管疾病以心、肝两脏为主,但也会涉及脾、肺、肾。因为心属火、主血和神志,肝属木、主疏泄和藏神,因此常常会使用“清心火”、“补心血”、“活心血”“安心神”、“平肝阳”、“熄肝风”、“滋肝阴”等法。

3、虚实兼顾

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常因病致虚、因虚致病而多呈虚实夹杂状况,处方时要分清虚实各自所占的比例和轻重而予以扶正药与祛邪药,或重点补虚兼顾泻实,或重点泻实兼顾补虚,或补虚泻实各半。

4、健运脾胃

应根据具体情况酌加太子参、白术、茯苓、陈皮、木香、砂仁、黄连以及全瓜蒌、大黄等以健脾和胃、调畅气机、清中化湿、通利腑气,使膏方补而不滞。

5、辨证施治

膏方不同于市场上千人一方、万人一药的保健品,也不同于一般的中成药,而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病史、症状、体征、舌、脉进行立法组方。

6、结合辨病

即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用于膏方的处方中,这需要弄清诊断即患者罹患的是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还是否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还要了解患者各项理化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尚需掌握中药的现代药理知识。

7、防治结合

膏方的优势主要在于补虚扶正,调理阴阳气血,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助正以达邪”治疗疾病。

温馨提示:膏方,切忌千人一方,每一料膏方,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症状表现而由专业医生开出。

出诊~

芊芝堂中医太原一店(劲松北路店):

刘化芊每周三、周四、周五出诊;

王美琴每周一出诊,主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疑难杂症。

王永宏每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出诊,主治颈、肩、腰、腿痛。

—、(刘化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fund.net/wkjb/15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