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俗语家有三年艾,疾病不再来

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24/8/13 12:28:21   点击数:
  民间流传的很多俗语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将亲身经历以及所见所闻,编纂成一句句充满大智慧的俗语,这其实也是一种热爱生活的表现。俗语“家有三年艾,疾病不再来”,这是一句比较经典的农村俗语之一。通过这句俗语的表面的意思来看,说的是如果家中如果经常有艾草,那么就会很少生病或不生病。实为老祖宗的经验之谈。虽然这句俗语看起来有一点夸张,但事实上大家只要了解其中的深意,相信就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第一、家有三年艾“艾”指的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艾草,每当端午节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上山采艾草。然后将艾草插在门框或窗棂上,主要的目的除了清除蚊虫之外,还有辟邪、驱疾的作用。甚至很多人还会将艾草插在头发上,或者将艾草放入香包之内,主要的作用其实也成为了驱除疾病。所谓艾草就是大家熟知的香艾、艾蒿等,如果从中医角度来讲,艾草又是一种可以入药的药材,中医将其称为冰台、医草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艾草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除了会在端午节时采摘艾草,日常生活中也会对艾草情有独钟。如果从广泛意义上来讲,艾草的主要作用就是去除蚊虫,主要是因为艾草中,有一种蚊虫害怕的味道。如果将艾草中的有效成分入药,那么可以起到调经止血的重要作用。对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经痛等,都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如果从医学角度来看艾草的重要作用,可以发现用艾草泡澡或泡脚,可以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对于老人、小孩伤风感冒,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食用艾草的习俗,可以说艾草是南方人的传统美食。很多人都会采摘新鲜的艾草,并将其当作蔬菜来食用。皮肤上出现一些显而易见的外伤,还可以将艾草捣碎直接敷在患处,这主要是因为艾草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起到散寒止痛的重要效果。或许很多人并不相信,艾草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其实关于艾草的医用效果,早已记录于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据《本草纲目》记载:“以艾草叶入药,性温、无毒、味苦、通十二经、理气血、逐气血、止血、安胎”。从这段文字中的记载可以得知,艾草确实是一种具有治疗效果的草药。如果大家平时家中常备艾草,那么就会有效预防不必要的疾病出现。第二、疾病不再来农村俗语“家有三年艾,疾病不再来”,所表达的意思其实非常明确。说白了就是大家如果掌握了艾草的医疗功效,其实就可以有效预防自己和家人生病。“疾病不再来”虽然听起来有一点夸张,但是却佐证了艾草的治病作用。《本草纲目》中有云:“艾草能灸百病”。这句话虽然只有六个字,但是却再次证明了艾草的医疗价值。通过一个“灸”字,其实就已经说明了艾灸的功效。虽然“灸百病”有一点夸张的成分,但是却不可否认艾灸的重要治疗意义。《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能回垂绝之阳,走三阴、理气血、暖子宫……以之灸活,能够通诸经而除百病。”这说明食用艾叶作为“灸”的抓药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等作用。《孟子》一书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虽然大家都知道,艾草并不是一种包治百病的药材。但是这种看似比较寻常的药草,却可以治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病。正所谓“小病不求医,艾草全搞定”,只要大家平时经常在家中准备一些艾草,相信疾病一定不会再来了。老祖宗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在了一句句俗语中,目的就是为了让后人了解其中的道理。俗语“家有三年艾,疾病不再来”,就是其中比较经典的俗语之一。结语每一句俗语都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当百句、千句、万句俗语汇聚在一起时,其实就是俗语属于文化的基本体系。虽然俗语无法与文学作品相提并论,而且也无法登上大雅之堂。但笔者却认为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文化,才能变成经典并远远流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fund.net/crk/1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