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节目中,讲解了男性与女性心脏病危险信号。男性心脏病像烂了一个小洞的苹果,而女性心脏病就像外观完好内部却开始腐烂的苹果。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全球每3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占15%~20%。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动脉硬化、高脂血、高血压和肥胖症等因素引起的,当然也和吸烟、嗜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心脑血管疾病很多时候都是隐性的,当它发生的时候,恐怕为时已晚。我们该从日常生活中的保养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再加上具有良好功效的食品。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心血管意外致死的重要原因,那么,日常生活中冠心病病人应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呢?预防冠心病首先要从生活方式和饮食做起,主要目的是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的风险。那么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六大禁忌又是什么呢?
冠心病饮食六大禁忌
1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重点是在吃上注意,平时多吃
忌油腻。对冠心病患者来说,日常饮食一定要清淡。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以及水果、黑木耳,或者是豆制品;还可适当吃一些瘦肉及鱼类,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如果有条件,可以多喝绿豆汤以及莲子汤、百合汤或者是菊花茶、荷叶茶等饮料。
2
忌冷饮。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日常一定要注意禁食冷饮,因为在气温高时,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进食冷饮,大多数患者的肠道突遭刺激,再者就是会引起全身血管收缩,血压突然升高,容易突发心绞痛、心梗、脑溢血。
3
忌吃糖。糖类即指碳水化合物,它是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摄入过多可造成热量入超,在体内可转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并使血脂升高。因此,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摄入量,经研究证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于蔗糖,蔗糖高于淀粉。故提倡进食复合糖、控制精制糖。选用淀粉、糙米、玉米等植物纤维多的食物,少进食单糖,如蔗糖、果糖。
4
忌烟酒。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倍。常饮烈性酒,可因酒精中毒导致心脏病和高脂血症。过多的乙醇还可使心脏耗氧量增多,加重冠心病。应戒烟、限酒、浓茶、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也应慎食。
5
忌暴饮暴食。患有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应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切忌暴饮暴食,尤其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尽量多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保持大便通畅。
6
忌脱水。一些中老年人没有定时喝水的习惯,反而等到渴了想喝时才喝,其实这已造成程度不同的“脱水”了。老年人平时要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老年人(特别是冠心病患者)的血黏度都有所增高,脱水导致血液浓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血凝倾向,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建议睡前半小时、或者是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最好喝一些开水。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重点在吃食中,一定要合理搭配,
多吃水果,因为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酶
酵素与心脑血管疾病
1
酵素溶解血管中的胆固醇
冠心病与高胆固醇血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以及动脉硬化相关,而且低密度胆固醇每降低1%,就可以减少20%~30%冠心病罹患率。
研究显示,酵素中的益生菌,会分泌胆盐水解酵素,能够使胆固醇随粪便排出体外;同时改善脂质代谢,干扰并减少胆固醇的再吸收,使血液与脏器中的胆固醇降低,从而达到净化血液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2
酵素调控血压保持稳定
人体内有一组水解血管紧张素的肽酶,称为血管紧张转换酵素,可以降低体内肾血管紧张素,从而维持血压正常稳定。已知人体血液中有98种以上的酵素负责净化血液,在心脏、脑、肺、肾脏等处,也存在不同作用的代谢酵素,共同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
如果上述酵素中的任何一种缺少或不足时,血压就不稳定,就会出现高血压或低血压状态。最新研究表明,解决高血压问题不仅仅是限制钠盐或其他矿物质,而是应该补充钙和镁。
酵素中富含的维生素B族元素,具有调节生理功能、维持血压稳定的作用。酵素中的钙、镁离子对血压的调节及心肌血管的维护、脂类代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酵素溶脂溶栓
血管中还存在着溶脂溶栓酵素,所以即使我们吃了大量的肉,积存了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也会经过这些酵素的分解作用,稀释并净化血液,使其不能形成血栓凝块,并软化血管、改善动脉硬化、稳定血压。临床抢救急性心梗和血栓塞或脑血栓时,就是用的这种血栓溶解酵素。
4
酵素保护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疾病除了心肌、血液问题,血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重要性更不容忽视,炎症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酵素具有阻断并调节炎症的功能,其方式分为三大类:
(1)直接消炎作用,酵素能分解血纤维蛋白,抑制水肿发生;
(2)间接消炎作用,酵素可以减缓形成血纤维蛋白酶的速度,间接抑制了发炎反应;
(3)减少自由基的形成,酵素能去除炎症因子,降低炎症反应的表现。
注:以上内容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
维熙诺丽,只做有品质的酵素
识别图中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