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明仁医师小儿推拿术

文章来源:疾病_日常疾病_日常健康_日常疾病健康指南   发布时间:2016-9-1 15:52:52   点击数:
  

小儿厌食症|明仁医师小儿推拿术

小儿推拿术医治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主要是指孩子(主要是3~6岁)较长时间食欲消退或食欲缺少,有的伴随呕吐、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表现。小儿厌食症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病发缘由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精神因素引发的,有的则是由其他疾病引发的,因此在进行推拿医治时,必须明确病因并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医治。

手法1:捏脊法。(1)捏脊准备:让孩子趴卧在床或大人的腿上,袒露出全部背部,要让其尽量趴平趴正,注意保暖,术者的双手要温暖。(2)捏脊的部位:自尾骨捏起,沿脊柱一直向上捏至颈部下端的大椎穴,(3)捏脊的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双手拇指伸直在前,其余四指半屈曲在后,以拇指指腹和食指第二指关节夹住皮肤并捏起,双手交替移动向前;另一种是拇指在后,用桡侧顶起皮肤,食、中指前按,拇、食、中3指指端挟住皮肤并捏起,同时稍用力提拿,双手交替移动向前。一般捏5—7遍,经过肾俞、胃腧及脾腧穴时,分别提拉3—5下。

手法2:揉摩腹部。术者先搓热双手,以一手或双手重叠放在患儿腹部,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旋揉次,大约2分钟,如果大便稀、次数多,用逆时针旋揉,如果大便秘结则用顺时针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旋揉旋揉。注意掌控力度要适中。

手法3:点按阑门穴。此穴位在脐上一寸五分,在解剖位置上是大小肠交会的地方,也是饮食被消化后食糜容易滞留的地方。因此,按压这个部位,对增进胃肠蠕动,发挥脾胃的升清降浊、促进孩子的食欲,有很好的作用。操作时以一手拇指或中指用一定力度顺时针揉按20—30圈,再逆时针揉按20—30圈便可。力度由小到大,以感觉到腹部深层得到了推拿,而不仅是磨擦皮肤为好,每天可重复2—3次。这个方法操作简单,各年龄段的人都可以运用。但有腹部疼痛,且按压疼痛加重时不宜进行揉按,可用颤抖法。

手法4:调板门、补脾经。自掌横纹经板门至拇指指根部来回推擦次大约分钟;补脾经—次,即以拇指指腹快速向心推其脾经大约2分钟。

手法5:调足三里。以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部位,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旋揉各次。

倪振江62岁,本科学历,中西医结合专业,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退役高级军医,曾医院从事骨科诊疗工作多年,现任我院门诊部主任。倪振江从事医疗、预防、保险工作四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曾在军地媒体(会议)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及科普文章,屡次立功受奖,并载入《中文军事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华名医高新诊疗通鉴》《中国专家大词典》《全球远程医疗与国际东西方医学研究》等权威辞书、文库。专业特长:骨关节病临床诊疗及多科病症康复医治。以“西医不滞后,中医有特点”为发展理念,中西并举、辩证施治,为病患提供个性化诊疗服务。主要疗法:1、手法推拿(正骨、整脊、脏腑、经络、小儿推拿等)。2、水针疗法。3、埋线疗法。4、针灸疗法。5、点穴疗法。6、耳穴疗法等。主治:1、骨伤科:膝关节、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痛风、软组织损伤等;2、儿科:小儿厌食症、遗尿、智力障碍、反复感冒等。3、其他:面瘫、痔疮(便血)、泄泻、痛经等。

医院是一家以“中医有特点,西医不滞后”为发展理念,以“传承国学仁心,接续国医仁术,兼收现代理念,培养当代儒医”为主旨,以传统中医为立院根本,医院。医院创办以来,一直以“无德不得从医,诊疑不得处药”为院训,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寻求“大医精诚,医患一体”的至高境地。

在医疗方面,打破传统医疗局限,创新性的打造了“明仁五维仁术医疗体系”,在此基础之上,于年结合营养食疗,推出了“固本养正整体医治方案”,在医治诸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及其他疑问慢性病方面有了创新性突破,医治效果显著,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
鼻腔囊肿危害大爆料海南医治耳鼻喉疾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fund.net/wgk/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