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江西新媒体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中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是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阳气旺盛,机体阳气较为充沛的有利时机,通过穴位贴敷等手段,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扶正袪邪,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是因为易发“冬病”、复发疾病的患者体质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此时用药治疗如同“逆水行舟”,治疗比较困难。而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散,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利用药物渗透皮肤,刺激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温阳利气、去散伏痰,调节脏腑功能。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如同“顺风使帆”,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1、五官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2、呼吸疾病:哮喘、反复感冒、慢性咳嗽、支气管炎等;3、小儿疾病:消化不良、厌食、哮喘、咳嗽、抵抗力低下等;4、消化疾病:胃痛、胃胀、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5、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6、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肾虚腰痛等;7、亚健康调理:免疫力低下及内分泌失调所致的疾病等。8、禁忌症: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都不适合用“夏治”的方法。皮肤娇嫩或有破损,以及少数极易过敏的患者也禁止用“夏治”的方法,患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人,也不能用“三伏贴”来治疗。贴敷时间:初伏:年7月17日-年7月26日中伏:年7月27日-年8月05日加强伏:年8月06日-年8月15日末伏:年8月16日-年8月25日注意事项1.辨证施灸,请听从医生安排治疗。2.贴敷时间:成人:4-6小时;少儿:2-4小时。如过敏体质、局部烧灼疼痛感、或小儿哭闹不止酌减。以有红晕,不起泡,能耐受为度。3.皮肤破损患者、高热患者、局部有红肿热痛患者、孕妇、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肺结核活动期、糖尿病伴病足等并发症患者忌用。4.贴敷完毕,医院休息半小时以上,在确定灸膏医院。贴敷期间尽量少运动,避免脱落。不要在高温下(易出汗)或对着空调/风扇吹,以免影响效果。5.治疗当天不宜冷水洗澡。6.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腥等刺激性食物,饮食以清淡为宜。7.极个别病人可能出现红肿、水泡等情况,放出水后,一般数日即能自行消退或结痂自然愈合。遇特殊情况可向医生咨询。下次贴敷时间相应缩短。8.连续治疗三年为一个疗程,以加强疗效。连续治疗二到三个疗程,可起到明显增强体质、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效果。
“信合圆梦●助学行动”点击阅读原文报名申请元助学金!
赞赏
长按